近日,一则关于”口粮烟专卖店货真价实”的新闻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记者走访多地发现,随着烟草专卖制度的严格执行,一批标榜”100%正品保障”的口粮烟专卖店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这些店铺通过”明码标价、真品溯源”的经营模式,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流通,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
一、专卖店直供模式破解市场乱象
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某口粮烟专卖店,记者看到店内醒目位置悬挂着《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和”假一赔十”的承诺标识。店主李伟向记者展示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统一配发的”卷烟身份标识码”,”每包烟都有独一无二的32位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就能验证真伪”。
这一模式源于2021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的”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超过12万家零售终端完成标准化改造,建成”放心消费示范店”3.2万家。在浙江省开展的专项整治中,正规口粮烟专卖店的假烟投诉量同比下降67%。
典型案例:跨省假烟案告破
2023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卷烟1.2万条,案值超5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该案线索正是来源于多家口粮烟专卖店提供的异常订单数据。”正规专卖店的进销存系统与烟草专卖监管平台实时联网,能及时发现异常流通情况。”办案人员介绍道。
二、质量溯源体系筑牢消费防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代口粮烟专卖店普遍配备”三统一”保障体系:
1. 统一采购:全部卷烟由省级烟草公司直供
2. 统一价格:严格执行国家指导价
3. 统一标识:使用防伪追溯二维码
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协会2023年度报告显示,在抽样调查的200家烟草零售店中,拥有”口粮烟专卖”资质的店铺正品率达99.8%,显著高于普通便利店85.6%的水平。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王立新指出:”专卖店模式通过供应链闭环管理,从根本上切断了假烟流通渠道。”
消费者亲历:真假对比立辨
“之前在街边店买的软中华,抽起来辣嗓子,后来在专卖店购买的同款产品口感完全不一样。”有20年烟龄的上海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两包外观几乎相同的香烟,”专卖店的烟丝油润有光泽,烟灰呈灰白色且不易散落,这些都是专业鉴别真伪的方法。”
三、数字化转型提升监管效能
随着”互联网+监管”的深入推进,全国烟草专卖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三级联通。在广东省深圳市,当地烟草专卖局创新推出”云鉴真”平台,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烟包二维码,3秒内即可获取该卷烟的:
– 生产批次
– 物流轨迹
– 零售终端信息
据统计,该平台上线一年来累计提供查询服务超过3800万次,协助查处违规案件217起。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技术负责人透露:”我们现在采用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快速检测,3分钟就能完成真伪鉴定,准确率达99.9%。”
四、行业规范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行业仍面临挑战。2023年全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会议披露,全年共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假烟案件1.3万起,同比增长6%。部分不法分子开始采用”真盒假烟”“换标烟”等新型造假手段。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4年1月启动”守护者2024”专项行动,重点整治:
– 校园周边违规售烟
– 互联网非法销售
– 物流寄递渠道涉烟违法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当地已试点推行”烟草零售户信用积分管理”,将126项经营行为纳入评分体系。积分高的专卖店可获得紧俏货源优先分配权,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性循环。
五、国际经验借鉴与本土实践
参考日本烟草产业(JT)的专卖店管理模式,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烟草顾问”制度。在福建省厦门市,经过专业培训的烟草顾问可为消费者提供:
– 真伪鉴别指导
– 健康吸烟建议
– 新品品鉴服务
这种精细化运营模式效果显著,厦门市烟草公司数据显示,试点专卖店单店月均销售额提升23%,消费者投诉率下降至0.2‰。与此同时,湖南中烟等企业开始在高端产品中使用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从烟叶种植到零售终端的全流程追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