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进口烟是假烟吗”鱼目混珠”

近期,多地海关查获跨境走私假烟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据广州海关通报,2023年第三季度在白云机场口岸查获的”进口香烟”中,有近三成经鉴定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这些包装精美的”外国名烟”,实际产自地下作坊,成本不足正品十分之一。

一、走私假烟产业链浮出水面

2023年8月,深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万宝路”“七星”等国际品牌香烟12万条。令人震惊的是,该团伙在城中村设立地下工厂,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以”免税代购”名义销售,月销售额超千万元。

“这些假烟采用劣质烟叶,添加大量香精和工业甘油。”办案民警透露,检测发现部分产品焦油含量超标6倍,重金属含量达到正品的20余倍。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海关完税证明、境外购物小票等手段,使消费者难辨真伪。

二、真假难辨的”高端陷阱”

在上海陆家嘴某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张先生,近期在代购处花费980元购买了一条”日本和平香烟”,到货后发现:
– 包装盒缺少激光防伪标识
– 烟支滤嘴长度与正品相差3mm
– 扫码显示”该二维码已被多次查询”

类似案例在12315平台激增。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受理进口烟草投诉同比上涨47%,其中72%涉及假冒问题。某跨境电商平台下架的32家烟草店铺中,28家存在售假行为。

三、制假手段持续升级

专业鉴定机构对比发现,最新查获的假烟呈现三大特征:
1. 包装仿真度达95%:采用高精度烫金工艺,部分连专业设备都需多次检测

2. 溯源信息造假:仿造境外烟草公司验证网站,输入假码显示”正品”
3. 销售渠道隐蔽:通过社交媒体”种草”引流至私域交易

2023年9月,杭州海关截获一批申报为”电子配件”的货物,内藏4000条假冒”中华”香烟。经查,该批假烟使用越南生产的仿制税标,单条成本仅15元,网络售价却达300元。

四、监管重拳打击乱象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整治:
– 跨境电商平台违规售烟
– 社交软件烟草广告
– 物流企业违规承运

截至10月底,全国已侦破相关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80亿元。在广东汕头、福建云霄等传统制假重点区域,执法部门捣毁地下工厂217个,查获制假设备389台。

五、消费者如何识别真伪

烟草质检专家建议通过”五看”辨别:
1. 看税标:正规进口烟必须有中国关税未付专销标志
2. 看包装:真烟塑料膜平整光滑,假烟常有气泡或褶皱
3. 看烟丝:正品烟丝油润呈金黄色,假烟多呈暗褐色
4. 看燃烧:真烟燃烧速度均匀,假烟易熄火或飞灰
5. 看价格:低于市场价30%以上的极可能是假货

北京某律所知识产权律师指出,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消费者发现假烟应及时向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