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快讯!低价香烟全国发货”五彩缤纷”

近日,一则”低价香烟全国发货”的广告在部分社交平台悄然传播,号称”免税正品”“厂家直销”,甚至打出”五彩缤纷”的噱头吸引消费者。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广告背后往往隐藏着制售假烟的黑色产业链。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已破获多起特大假烟案,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

一、”五彩缤纷”背后的猫腻:假烟披上”网红”外衣

2023年5月,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南京”等品牌香烟2.3万条。犯罪嫌疑人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七彩爆珠”“炫彩包装”等噱头视频吸引年轻消费者,实际销售的却是添加工业香精的劣质烟草。

“这些假烟外包装模仿正品,但烟丝质量极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团伙使用硫磺熏制、工业染料调色等手段使烟丝呈现不自然的金黄色,长期吸食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二、跨省假烟网络浮出水面:物流成犯罪帮凶

2023年3月,湖南长沙警方摧毁一个涉及12省的假烟销售网络。该团伙通过”低价香烟全国包邮”的广告引流,利用物流公司”化整为零”发货逃避监管。警方查证,其假烟原料来自广西边境,生产窝点设在福建山区,通过湖南中转销往全国。

案件显示:
– 使用虚假发货信息:标注”食品”“日用品”逃避检查

– 采取”蚂蚁搬家”式运输:单次发货不超过50条
– 支付环节隐蔽:通过虚拟货币结算

三、触目惊心的假烟危害:从健康到经济的多重打击

2022年浙江查获的假烟案件中,检测发现部分样品含有超标重金属。医学专家指出,假烟可能含有:
– 过量焦油:正品烟的3-5倍

– 霉菌毒素:储存不当产生黄曲霉毒素
– 非法添加剂:包括明矾、滑石粉等

经济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处假烟案件涉案总值达86亿元,造成税收流失约50亿元。

四、新型犯罪手段:社交媒体成假烟温床

近期出现的犯罪新动向包括:
1. 短视频引流:通过”测评”“开箱”视频吸引流量
2. 暗语交易:用”口粮”“彩妆”等代称规避审查
3. 社群运营:建立VIP客户群提供”定制服务”

2023年4月,广东警方破获的案件中,犯罪团伙甚至开发了虚假”防伪验证”页面,消费者扫码显示为”正品”。

五、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整治假烟乱象

公安部2023年”昆仑”专项行动已将假烟犯罪列为重点打击对象。近期典型案例包括:
– 江西”1.12”案:打掉假烟生产线3条,涉案2.1亿元
– 云南边境案:查获走私烟叶200吨,阻断原料供应链
– 浙江电商平台案:关闭违规店铺136家,刑拘29人

烟草专卖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卷烟应选择正规渠道,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要保持警惕。目前全国已建立”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受理相关举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