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2025最新人民大会堂香烟货源”鱼目混珠”

近日,全国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系列假冒”人民大会堂”品牌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超2.3亿元。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2025年以来已查处仿冒该品牌案件47起,查获假烟逾12万条,暴露出高端香烟市场”以次充好”的产业链乱象。

一、沈阳破获特大制假案:包装仿真度达95%

6月15日,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在浑南区某物流园区查获假冒”人民大会堂·硬红”香烟8000余条。执法人员发现,这批假烟采用最新激光防伪技术,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极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造假团伙通过回收正品烟盒、仿制防伪标识等手段,使假烟条形码甚至能通过部分零售终端的初级验证。

“该团伙在河北设立3处地下加工点,购进劣质烟丝后添加香精调味。”办案人员透露,每包假烟成本不足5元,却以正品70%的价格批发给下级经销商,利润空间超过600%。

二、电商平台惊现”内部特供”骗局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电商平台出现标注”2025新款人民大会堂特供”的香烟,售价从每条380元至880元不等。7月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报,在某仓库查获标称”人民大会堂·典藏1949”的假冒香烟1200条,其包装擅自使用国徽图案,涉嫌多重违法。

“所谓’特供”专供’都是营销话术。”辽宁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务部负责人强调,正品人民大会堂香烟从未推出过任何特供版本,所有产品均通过正规渠道销售。

三、跨省物流成假烟流通主渠道

广东警方8月破获的案件显示,犯罪团伙通过”化整为零”方式运输假烟。他们将整条香烟拆散后,与正规商品混装发往全国。在查获的某批”日用品”中,夹带假冒人民大会堂香烟达2300盒,分装在20个不同物流单号中运输。

“犯罪分子会伪造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国家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负责人指出,2025年新版电子准运证启用后,已发现13起伪造案例,主要针对高端香烟品牌。

四、鉴别指南:三招识别真假香烟

  1. 防伪标识验证:正品烟盒侧面有温度感应油墨,手指按压3秒后会出现”人民大会堂”字样并逐渐消退
  2. 包装细节比对:真烟塑料膜收缩自然,封口处有规律排列的激光微孔
  3. 扫码溯源:通过”中国烟草追溯”平台扫码验证,假烟通常显示”查询次数异常”

辽宁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实验数据显示,查获的假烟焦油含量普遍超标2-3倍,部分样品检出违禁添加剂罗丹明B,长期吸食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五、监管升级:全国开展”净烟2025”专项行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月1日启动专项治理,重点打击:
– 伪造、变造烟草专卖许可证行为
– 网络平台违法销售香烟
– 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

据悉,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提高制售假烟处罚标准,涉案金额超50万元案件可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已建立”黑名单”数据库,收录全国2.1万家违规零售网点信息。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