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快专递!1688烟草批发网正规卖烟平台”一网打尽”

网络烟草非法交易乱象调查

近日,多地公安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行动,对利用1688等电商平台进行非法烟草批发的行为展开集中打击。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查处类似案件23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1.2亿元。

在广东某地查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1688平台开设”正规烟草批发”店铺,通过”一件代发”“全国包邮”等宣传语吸引买家,实际销售的却是走私卷烟和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烟草制品。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各类假烟1500余条,涉案金额达80万元。

“这些网店往往打着’正规渠道”厂家直销’的幌子,实际上销售的要么是走私烟,要么是假冒伪劣产品。”参与办案的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调查发现,这些非法商家通常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在商品页面展示正规烟草图片,实际发货却是另一回事。

新型销售手法层出不穷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不法分子的销售手法也在不断翻新。在浙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整条香烟拆分成单包销售,并通过多个账号分散交易,企图规避平台监管和执法检查。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开始利用社交平台与电商平台”打配合”。他们先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上招揽客户,再引导至1688等平台完成交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江苏警方近期打掉的一个团伙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半年内非法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这些商家往往以’价格优惠”免税烟’为卖点,实际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数据显示,假烟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其劣质原料还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平台监管责任亟待加强

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平台在防范非法烟草交易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虽然各大平台都明确禁止烟草制品交易,但仍有商家通过修改关键词、使用暗语等方式规避审查。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分析称:”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方对商家资质和商品合法性负有审核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烟草类目敏感,很多平台采取’一刀切’下架的方式,缺乏精准识别能力。”

今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多部门约谈多家电商平台,要求加强技术手段建设,完善关键词过滤机制,对涉嫌违规的店铺采取封号、列入黑名单等措施。据悉,1688平台已升级风控系统,新增了20余个烟草相关敏感词识别模型。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专家提醒,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经营烟草专卖品。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烟草制品存在极大风险,不仅可能买到假烟,自身也可能因参与非法交易而面临法律风险。

在湖南长沙,就曾发生过消费者因贪图便宜在网上购买所谓”免税烟”,结果收到一箱劣质假烟的案件。由于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维权无门,最终只能自认倒霉。

“正规烟草零售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并且禁止跨区域销售。”烟草行业专家强调,”消费者应当通过实体专卖店购买烟草制品,切勿轻信网上的低价诱惑。”

多部门联动强化执法

针对网络非法烟草交易抬头的情况,近期公安、市场监管、烟草专卖等多部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线上巡查,另一方面对物流环节实施重点监控。

上海海关近期就查获一起利用国际快递走私香烟案件,犯罪嫌疑人试图将200条外国香烟伪装成”食品”入境,然后通过1688店铺分销。得益于”智慧缉私”系统的预警,这批货物在入关时就被截获。

“我们正在建立全国性的烟草市场大数据监测平台。”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整合电商平台数据、物流信息和消费者投诉等多维度信息,实现对非法烟草交易的全链条打击。”

法律制裁力度持续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机关对网络非法烟草交易的惩处力度正在加强。在福建判决的一起案件中,主犯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法院认定其通过1688等平台销售假冒卷烟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即构成非法经营罪。而通过网络平台实施此类犯罪,由于影响面广、危害性大,往往会从重处罚。

“除了刑事责任,违法者还可能面临巨额行政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销售假冒商品的行为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