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控烟力度加大,部分消费者转向购买散装烟叶自行加工,但由此引发的非法烟草交易案件频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打着”货真价实”旗号的非法烟叶销售渠道,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侵害消费者权益。
典型案例:跨省非法烟叶团伙被端
2023年5月,湖南岳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案,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犯罪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云南原产地烟叶”“厂家直销”等广告,利用物流渠道将未经许可的烟叶销往全国12个省市。经检测,这些烟叶中违规添加工业香精和甘油,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倍。
“该团伙以’货真价实’为宣传噱头,实际销售的却是劣质烟叶。”办案民警李志强透露,他们伪造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复印件,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了20余家网店,采用”小额多次”的发货方式逃避监管。
正规渠道购买指南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烟叶属于国家专卖品,个人或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才能经营。合法购买渠道包括:
- 烟草公司直营网点:各省级烟草公司设立的烟叶收购站,需出示种植证明或经营许可证
- 定点烟农合作社:经备案的烟叶种植合作社,交易过程纳入国家追溯系统
- 电子交易平台:如”中国烟草市场网”等国家级B2B平台,实行会员准入制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具有烟叶经营资质的实体网点仅2876家,而各类电商平台上的烟叶销售店铺超过5万家,其中97%未取得合法资质。
识别非法销售的特征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特征辨别非法烟叶销售:
–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正常晾晒烟叶指导价在40-60元/斤)
– 承诺”无需证件”“包邮到户”
– 使用”特供”“内部渠道”等模糊表述
– 收款账户为个人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
– 产品无”中国烟草”专用包装标识
2022年江苏查处的”6·18”案件中,不法分子将霉变烟叶重新烘干,添加日落黄等染色剂后,通过直播平台以”古法手工烟丝”名义销售,导致多名消费者出现呼吸道感染。
监管持续加码
国家烟草专卖局自2021年起开展”利剑”专项行动:
– 2021年查处非法烟叶案件1.2万起
– 2022年上升至1.8万起
– 2023年上半年已查处1.3万起
最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非法经营烟叶价值超过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最高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023年3月,浙江台州中院对一起网络销售烟叶案作出终审判决,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消费者维权途径
若购买到问题烟叶,可通过以下方式举报:
1. 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
2. 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网上举报”平台
3. 向当地烟草专卖局提交书面材料
2023年4月,河北消费者王先生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烟叶发现质量问题,经烟草质检站出具报告后,最终获得三倍赔偿。”一定要保留购买凭证和样品。”王先生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