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在搜索引擎查询”新商盟网上订烟”时,遭遇仿冒官网的钓鱼骗局。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烟草专卖系统就收到类似投诉327起,涉案金额超80万元。这些高仿网站不仅盗用正版平台界面设计,甚至伪造电子烟专卖许可证编号,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一、真假官网难辨 消费者接连中招
7月15日,浙江台州个体商户林先生通过某搜索引擎找到标注”新商盟官网”的链接,在完成2.8万元购烟款支付后,对方以”系统升级”为由拖延发货,三天后网站彻底关闭。经烟草专卖局核实,该网站域名(xinshangmeng888.com)与正版官网(xinshangmeng.cn)存在明显差异,但页面相似度达92%。
“这些网站会刻意模仿正版布局,”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专家王建军指出,”包括盗用红底白字的LOGO、复制菜单栏结构,最新出现的仿冒站甚至能显示虚假的物流跟踪信息。”记者实测发现,部分山寨网站还违规提供电子烟跨省代购服务,公然违反《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二、诈骗手段持续升级 呈现三大特征
-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乱象:多个仿冒网站通过购买关键词广告,在搜索结果中占据前列。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78%的受骗者是通过商业推广链接误入钓鱼网站。
-
伪造资质文件:8月查获的”新商盟优选”网站,不仅展示PS制作的烟草专卖许可证,还伪造了工信部ICP备案编号。经核查,其实际服务器位于境外。
-
支付渠道隐蔽化:不同于正规平台的公对公转账,这些网站往往要求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至个人账户。广州警方破获的案例中,涉案账户资金在到账后15分钟内即通过虚拟货币完成洗钱。
三、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已关停23个仿冒站点
国家烟草专卖局于9月1日启动”清网2023”专项行动,联合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
– 下架违规App 17款
– 冻结涉案资金460余万元
– 查处假冒烟草专卖许可证案件41起
“正版新商盟平台绝不会要求私下转账,”中国烟草总公司电子商务处负责人强调,”所有交易都需通过省级烟草商业企业的对公账户完成。”官方提醒消费者认准唯一网址(xinshangmeng.cn)及400-818-8855客服电话。
四、识别山寨网站实用指南
-
域名核验:正版官网始终使用”.cn”后缀,二级域名严格按”省份缩写.xinshangmeng.cn”格式,如”zj.xinshangmeng.cn”代表浙江站。
-
资质查询: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政务服务门户(https://www.tobacco.gov.cn),输入许可证编号可验证真伪。
-
支付验证:正规订单支付时会显示”XX省烟草公司XX分公司”的收款方名称,支付金额与订单明细完全一致。
-
功能限制:真官网需绑定烟草零售许可证编码才能下单,仿冒站通常无此限制。
记者注意到,部分高仿网站已开始使用AI语音模仿官方客服。苏州市民李女士提供的录音显示,诈骗分子能准确报出当地烟草专卖局的办公地址以获取信任。对此,公安机关建议遭遇诈骗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并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
五、法律专家解读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设立仿冒网站可能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艾静指出:”若查实涉案金额超50万元,将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期可达十年以上。”
2022年上海徐汇区法院判决的类似案件中,主犯因搭建假冒”中烟新商盟”平台诈骗137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判决书显示,该团伙通过购买关键词广告获取流量,单月最高获利达23万元。
随着国庆假期临近,烟草消费进入旺季。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开通绿色核查通道,零售户可通过”中国烟草”微信公众号的防伪查询功能验证网站真实性。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监测数据显示,近期仿冒烟草交易平台的钓鱼攻击同比上升63%,建议用户安装正规安全软件拦截风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