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平台对烟草制品管控趋严,部分商家开始转向B2B平台开辟”新战场”。记者历时两个月调查发现,1688平台上存在大量以”电子烟配件”“香薰器具”为幌子,实际从事烟草制品批发的商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挂羊头卖狗肉”式店铺集群
在1688平台搜索”烟草”关键词,系统会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但变换搜索方式后立刻打开新世界:
– “戒烟神器”店铺首页展示的”金属管状物”实为水烟筒
– “雾化器配件”商家详情页暗藏电子烟弹批发价目表
– “收藏级烟标”店铺客服对话中提供真烟代发服务
某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店铺,页面显示”雾化杆”月销量达87万件。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店铺实际80%的订单来自线下转账交易,平台数据只是冰山一角。”
二、三起典型案件暴露监管漏洞
案例1:跨境走私案牵出线上供货链
2023年杭州海关破获的1.2亿元电子烟走私案中,主犯王某供述其货源直接来自1688三家”电子配件”商户。调查显示,这些商户通过拆分发货、伪报品名等方式,两年内向境外输送烟弹超500万颗。
案例2:未成年人购烟渠道溯源
广东韶关某中学教师发现学生集体吸食某品牌爆珠烟,追查发现烟盒标注的防伪码竟指向1688某”文具批发商”。该商家以”文具样品”名义,通过快递柜自提方式向全国未成年买家发货。
案例3:假冒注册商标案
2024年初江苏警方查获的假烟作坊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1688采购的通用烟盒,私自印刷中华、玉溪等商标。办案警官表示:”平台上售卖的’空白烟盒’已成制假关键环节。”
三、暗语交易形成反侦查体系
调查发现,灰色交易已发展出完整的话术体系:
– “五代机器”指代最新款电子烟
– “水果味”对应被禁售的调味烟弹
– “99新”表示走私免税烟
更隐蔽的是”图物分离”交易模式:商家展示合规商品图,实际发货为烟草制品。某商户向记者炫耀:”我们仓库有’阴阳两套系统’,就算平台抽查也找不到证据。”
四、物流环节的”猫鼠游戏”
涉烟商家普遍采用特殊发货方式:
1. 将香烟混入音响、玩具等物品中发货
2. 使用”某某日用品商行”等虚拟发货方
3. 优先选择不验视的快递区域网点
某快递加盟商透露:”我们片区有个1688大客户,每天发几百单’电子配件’,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一件货多收3元验视费,谁会和钱过不去?”
五、法律界人士指出平台责任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经营者资质负有审核义务。这些商户既无《烟草专卖许可证》,又存在明显规避关键词行为,平台应当建立更有效的主动发现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涉事店铺的”诚信通”认证标志仍赫然在目。认证详情显示,这些商户仅需提供营业执照即可通过审核,对特许经营资质不做实质核查。
六、变异经营模式挑战监管
当前出现的新型规避手段包括:
– 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资金结算
– 通过海外服务器搭建独立站引流
– 开发”烟草盲盒”等变异产品
某省级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坦言:”现在违法者比我们更懂互联网技术,往往等我们发现新套路时,他们已经完成了几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