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部分消费者重新转向传统卷烟消费,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在社交平台打出”国烟批发代发”“货真价实一手货源”等广告实施诈骗。近日,广东、福建等地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利用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卷烟案件,涉案金额超亿元。
一、直播带货牵出特大假烟案 查获假冒中华等品牌卷烟
2023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根据举报线索,在某直播平台发现名为”烟酒老字号”的账号长期以”厂家直供”“免税烟批发”为噱头销售卷烟。经侦查,该团伙通过”直播展示真烟—发货调包假烟”的方式实施诈骗。
7月12日,警方在广州白云区某物流园收网,现场查获假冒”中华”“芙蓉王”等品牌卷烟1.2万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经查,该团伙通过分级代理模式发展下线,利用微信、QQ群发布”保真货源”“海关扣押品”等虚假信息,实际销售卷烟经检测均为劣质假烟。
二、跨境代购变造假工厂 福建破获全链条制假案
无独有偶,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2023年8月通报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犯罪嫌疑人在山区搭建地下工厂,从越南走私烟丝原料,通过激光打码机仿造防伪标识,成品通过”代购”“跨境电商”等名义销往全国。
该案查获的假冒”玉溪”“黄鹤楼”等品牌卷烟外包装仿真度极高,但烟丝中检出大量工业香精和硫磺残留。主犯王某交代,其团伙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注册多个”免税烟代购”账号,以”一手货源”“保真可验”为诱饵,通过微商模式发展代理200余人。
三、虚假验货套路深 消费者防骗指南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诈骗团伙通常采用以下手法:
1. 伪造资质文件:PS烟草专卖许可证、海关缴税证明等图片
2. 虚假验货流程:要求买家支付”验货保证金”后消失
3. 货到付款陷阱:快递包裹内实际为劣质假烟或空包
4. 防伪验证造假:仿制官方验证网页或提供虚假验证码
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卷烟零售必须取得专卖许可证,任何网络销售卷烟行为均属违法。正规卷烟流通需通过”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系统,所谓”海关扣押品”“内部渠道”都是常见话术。
四、最新案件动态:浙江摧毁假烟仓储窝点
2023年9月最新消息,浙江省台州市警方在路桥区某仓库查获假冒”利群”“南京”等品牌卷烟8000余条,涉案价值超600万元。该窝点通过”货到付款”方式发货,快递单上刻意模糊商品信息标注为”食品”。
经查,犯罪团伙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厂家直销”“省去中间商差价”等广告,通过微信私聊交易。检测显示,这些假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部分含有致病菌群。
北京市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专家指出,根据刑法第140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消费者发现此类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或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正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