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华香烟厂家直销电话”的爆料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多位消费者反映,通过所谓”厂家直销热线”购买香烟后,不仅遭遇产品质量问题,个人银行卡信息更遭到盗刷,陷入”一箭双雕”式的连环骗局。
电话营销话术专业 消费者难辨真伪
据江苏消费者王先生描述,其接到自称”上海烟草集团客户经理”的来电,对方能准确报出中华香烟的规格型号和批发价格。”对方说临近春节搞促销,硬中华每条比市价低200元,还出示了工牌照片和400开头的客服电话。”王先生通过该号码订购两条香烟后,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的疑似假烟。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天后王先生发现银行卡出现多笔境外消费记录,累计损失达2.3万元。经银行核查,这些交易均通过其手机验证码完成授权。”这才意识到当时下单的所谓’电子合同’页面,实际是钓鱼网站。”王先生懊悔地表示。
诈骗团伙形成黑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骗局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1. 信息贩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烟民联系方式,每条信息售价0.3-0.8元
2. 话术包装:诈骗分子掌握专业烟草知识,甚至仿冒400客服电话
3. 物流配合:使用虚假物流单号,部分团伙会寄送高仿香烟”放长线钓大鱼”
4. 数据窃取:支付页面嵌套木马程序,同步窃取银行卡信息和短信验证码
2023年12月,浙江警方破获的同类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这种”一箭双雕”手法,半年内诈骗金额超800万元。主犯张某交代:”真烟利润薄,我们主要靠收集支付信息二次变现。”
企业回应:从未设立电话直销渠道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声明强调:
– 所有卷烟产品均通过持证零售户销售
– 从未授权任何电话、网络直销渠道
– 唯一官方客服电话为021-12313
– 发现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正规烟草销售必须’三统一’:统一批发价格、统一零售标价、统一喷码溯源。”行业专家李建国指出,”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香烟,100%是假烟或诈骗陷阱。”
多地出现升级版诈骗手法
随着年关临近,骗局出现新变种:
– “内部特供”噱头:声称销售专供领导干部的”白皮烟”
– “海关罚没”套路:虚构走私扣押物品低价处理
– “数字人民币”陷阱:要求通过数字钱包支付规避监管
2024年1月,广州警方曾拦截一批伪装成”中华金中支”的假烟,检测发现焦油含量超标3倍,部分样品含有工业染料。办案民警提醒:”这类假烟危害远超普通假货,可能添加有害化学物质。”
消费者防范指南
为避免落入”财烟两失”的陷阱,建议消费者:
1. 认准《烟草专卖许可证》实体店铺购买
2. 查验卷烟32位激光喷码(需与店铺许可证号一致)
3. 拒绝任何形式的电话、微信推销
4. 定期更换支付密码,关闭小额免密支付
5. 发现受骗立即冻结银行卡并报警
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已联合公安部开展”雷霆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电信网络销售假烟及关联犯罪行为。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查处假烟案件5.6万起,案值逾91亿元,但网络售假仍呈高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