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外烟代购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乱象。近日,记者接到多位消费者投诉,反映在一些外烟代购网APP上购买到的商品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甚至涉嫌违法经营。
一、外烟代购APP乱象丛生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外烟代购APP,如”全球购烟”、”免税香烟直邮”、”海外烟仓”等。这些APP大多打着”正品保证”、”海关清关”、”低价直邮”的旗号吸引消费者。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
2023年5月,广东消费者李先生通过某代购APP花费1200元购买了两条”日本七星蓝莓爆珠”,到货后发现包装粗糙,口感与正品差异明显。经专业机构鉴定,该产品为高仿假烟。
二、典型案例曝光
案例1:APP虚假宣传被查处
2022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外烟代购APP虚假宣传案。”洋烟直通车”APP在其平台上宣称”所有商品均为海外免税店直采”,但实际调查发现,其大部分商品来自国内地下工厂。该APP运营公司被处以50万元罚款。
案例2:走私案牵出代购黑幕
2023年初,深圳海关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案值超过3000万元。调查发现,走私团伙与多个外烟代购APP合作,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将走私香烟分销给消费者。涉案的”全球烟仓”APP被查封。
三、行业乱象分析
1. 真假混卖成潜规则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代购平台采用”真假混卖”策略。消费者首次购买时可能收到正品以建立信任,后续订单则掺入假货。由于外烟在国内缺乏官方鉴定渠道,消费者维权困难。
2. 走私与逃税问题严重
根据《烟草专卖法》,个人携带香烟入境有严格限制。但许多代购APP公然宣传”批量代购”、”整箱直邮”,明显违反相关规定。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获走私香烟案件同比增长23%。
3. 支付与售后风险
记者测试发现,多数外烟代购APP要求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不提供正规发票。一旦发生纠纷,平台往往以”个人代购”为由推卸责任。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23年一季度收到相关投诉达87起。
四、监管持续加码
面对外烟代购乱象,相关部门已采取行动:
-
2023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经营烟草行为,已下架违规APP23个。
-
海关总署升级”智慧缉私”系统,加强对国际邮包的检查力度。2023年上半年,全国海关查获走私香烟同比增长35%。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网信办,约谈多家提供外烟代购服务的电商平台,要求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
五、消费者如何辨别
-
查看资质:正规跨境电商需公示海关备案信息,外烟代购APP大多不具备合法资质。
-
价格比对:明显低于市场价(如一条外烟低于200元)的多为假货。
-
支付方式:拒绝私下转账,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交易方式。
-
物流追踪:正规进口商品应有完整的清关记录,可要求提供海关单据。
-
售后保障:合法商品应提供退换货服务,代购APP往往”售出概不负责”。
六、专家建议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表示:”网络外烟代购存在多重法律风险,消费者可能面临财物损失和健康威胁。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同时呼吁年轻人远离烟草。”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葛友山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商户资质有审核义务。消费者遭遇假货可向平台索赔,但代购APP往往注册在境外,维权难度较大。”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外烟代购市场的灰色空间正在被压缩。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鱼目混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