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代购外烟app”鱼目混珠”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各类代购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代购外烟APP凭借其”免税”“低价”“稀缺品种”等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APP背后暗藏诸多陷阱,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一、代购外烟APP乱象丛生

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外烟代购”,可以找到数十款相关APP。这些APP大多打着”正品保障”“海关直邮”“免税专供”等旗号,宣称可以提供来自日本、韩国、欧美等地的香烟。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1. 真假难辨,鱼目混珠

记者在某款名为”全球免税香烟”的APP上看到,一款日本某品牌香烟售价仅为国内正规渠道的一半。然而,当记者收到货品后,发现包装粗糙,烟丝质量低劣,经专业人士鉴定为高仿假烟。

“这些APP上的外烟,90%以上都是假货。”一位从事烟草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他们利用消费者对外烟不熟悉的心理,用劣质假烟冒充正品。”

2. 价格陷阱,诱导消费

除了假货问题,这些APP还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记者调查发现,同一款香烟在不同APP上的价格相差悬殊,有的甚至相差数倍。而且,很多APP标榜”免税”“低价”,但实际上加上运费、关税等费用后,最终价格往往高于正规渠道。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APP采用”低价引流”策略,先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然后再以”海关查验”“补缴税款”等理由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费用。

二、典型案例警示

案例一:假烟危害健康

2023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一位消费者通过某代购APP购买了一条日本某品牌香烟,吸食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经检测,该香烟含有过量焦油和尼古丁,远超国家标准。

案例二:个人信息泄露

2023年7月,上海市多位消费者反映,在使用某外烟代购APP后,频繁接到境外诈骗电话。经调查发现,该APP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用户数据被非法出售。

案例三:维权无门

2023年9月,广州市一位消费者在某APP上购买了一条号称”海关扣押正品”的外烟,收到后发现是假货。当他联系客服要求退款时,发现APP已无法登录,客服电话也成了空号。

三、监管盲区与法律风险

1. 跨境监管难度大

由于这些APP大多注册在境外,服务器也设在国外,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即使发现违法行为,也很难追查到实际经营者。

2. 涉嫌走私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未经许可经营烟草制品属于违法行为。这些代购APP大多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其行为涉嫌走私。

3. 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交易发生在境外,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很难通过正常渠道维权。而且,很多APP采用虚拟货币或第三方支付方式,资金安全也无法保障。

四、专家建议与消费提示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烟草专卖局提醒消费者,购买香烟应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轻信代购APP上的宣传。正规进口香烟都有中文标识和完税证明。

2. 提高辨别能力

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包装、闻气味、观察烟丝等方式初步判断香烟真伪。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吸食。

3. 保护个人信息

在使用任何APP时都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4. 积极举报违法行为

如发现可疑的代购外烟APP,可向烟草专卖局或公安机关举报。

五、行业呼吁加强监管

多位行业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代购外烟APP的监管,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堵塞监管漏洞。同时,应用商店也应承担起审核责任,下架违规APP。

“打击假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某烟草行业专家表示,”只有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管机制,才能有效遏制代购外烟APP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