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香烟去哪买比较正品”货真价实”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查处假烟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过8亿元。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将假烟销售渠道转移到社交平台和隐蔽网站,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烟草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

一、触目惊心的假烟案例

2023年5月,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30余万条,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这些假烟通过微商渠道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这些假烟外观几乎可以乱真,但使用的都是劣质烟叶,有的甚至添加了有害物质。”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为降低成本,使用工业胶水粘合滤嘴,甲醛含量超标6倍以上。

今年3月,浙江杭州一位消费者在某直播平台购买”特供香烟”,收到货后发现:
– 包装印刷模糊
– 烟支长短不一
– 吸食后有强烈刺喉感
经专业机构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倍。

二、线下正规渠道仍是首选

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消费者要购买正品香烟,应当认准以下正规渠道:

  1. 持证烟草零售店:门口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可通过各地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真伪
  2. 大型商超烟草专柜: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
  3. 机场、高铁站免税店:需凭有效出入境证件购买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外包装都有32位防伪码,可以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扫码验证。”

三、线上购烟风险警示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均未开放香烟销售。消费者在网络上遇到的所谓”免税烟”“外贸烟”“特供烟”等,极可能是假冒产品。这些销售行为存在多重风险:

  1. 法律风险:个人通过网络买卖香烟涉嫌违法
  2. 健康风险:假烟可能含有过量焦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 维权困难:交易多在社交平台完成,售后无保障

2023年8月,广东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将假烟仓库设在居民区,通过”闪送”“跑腿”等方式配送,形成”线上接单-就近发货”的销售网络。

四、专家支招辨真伪

烟草行业专家建议消费者通过”五看”识别正品香烟:

  1. 看包装:正品香烟包装精美,印刷清晰,塑封平整
  2. 看烟支:烟支长度一致,滤嘴与烟丝连接处无松散
  3. 闻气味:正品烟丝有自然醇香,假烟常有刺鼻异味
  4. 试吸味:正品入口柔和,假烟常有灼烧感
  5. 查渠道:务必通过正规烟草零售店购买

北京市朝阳区一位有着20年经验的烟草零售商表示:”现在有些假烟能做到以假乱真,但仔细看烟盒上的微缩文字和激光防伪标志,还是能看出差别。”

五、监管持续加码

针对新型售假手段,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推出多项措施:
– 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专卖监管信息平台
– 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利剑2024”专项行动
– 在重点物流枢纽加装烟草专卖品智能识别系统

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已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假烟案件2300余起,关闭违规账号1.6万个。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烟草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