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正品外烟网靠谱吗”鱼目混珠”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正品外烟网购”成为部分烟民的新选择。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号称”免税直邮”“原厂保真”的市场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多家电商平台存在以假乱真、虚假宣传等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

一、市场乱象:每三支外烟就有一支涉假

中国烟草学会2022年数据显示,国内线上外烟交易规模突破50亿元,其中涉嫌假冒伪劣产品占比高达32%。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外烟假货”的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7%。

“这些店铺往往打着’保税仓直发”海关可查’的旗号。”长期从事烟草打假的业内人士王勇透露,”实际上很多所谓’代购小票’都是批量打印的,扫描二维码跳转的验证页面也是仿冒网站。”

二、典型案例:百万粉丝博主的翻车事件

2023年3月,抖音测评博主”老烟枪”发布视频,展示其在三家不同平台购买的同款万宝路黑冰爆珠。经专业机构检测:
– 平台A售价198元的为真品
– 平台B售价158元的系国内山寨厂仿制
– 平台C售价128元的竟是用劣质烟丝重新包装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三家店铺都提供了”海关清关记录”,且扫码均显示”正品验证通过”。该视频目前已获赞超300万,评论区涌现近万条类似受骗经历。

三、造假产业链:从包装到验证的全套造假

记者暗访发现,某些造假团伙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1. 包装仿制:广东某地下工厂查获的模具可1:1复刻20余种外烟包装

2. 防伪破解:福建破获的犯罪团伙通过技术手段克隆验证系统
3. 物流洗白:不法商家将假货先发往境外再”进口”,制造真实物流记录

“现在的高仿外烟,连老烟民都很难凭口感辨别。”烟草鉴定专家李建国表示,”有些假烟使用的香精剂量超标数倍,对人体危害更大。”

四、监管困境:跨境执法的灰色地带

由于涉及境外烟草品牌,监管部门面临诸多难题:
– 品牌方在中国未注册权益,难以主张打假
– 跨境电商平台对商户资质审核流于形式
– 消费者往往因单次涉案金额小放弃维权

2022年上海海关查获的1.2万条假冒外烟案中,涉案网店营业执照竟全部为盗用他人信息注册。

五、消费者如何识别真伪

为避免上当,专业人士建议:
1. 查看店铺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电子版
2. 要求提供可核验的海关入境申报单
3. 注意价格异常(真品外烟均价通常在180-260元/条)
4. 警惕”全系列”“常年有货”等宣传(正规渠道常有断货)

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售假行为。但业内人士指出,要根治这一乱象,还需完善跨境电商监管体系,建立跨国烟草产品溯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