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易网络浮出水面 微信成主要联络渠道
近日,本报记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福建云霄地区存在一个庞大的地下卷烟批发网络。该网络通过”货真价实”的宣传语吸引买家,实则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卷烟产品。调查显示,这些不法商贩主要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联络,使用暗语规避监管。
2023年8月,漳州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卷烟1.2万余条,案值超过300万元。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其货源正是来自云霄地区的”特殊渠道”。
“厂家直销”骗局:实地探访云霄卷烟批发窝点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一位自称”老王”的云霄烟贩。在其提供的产品目录中,各类高档香烟价格仅为市场价的30%-50%。”老王”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这是厂家直接拿货,省去了中间环节,所以价格便宜。”
然而,当记者实地探访其提供的仓库地址时,发现这处位于云霄县莆美镇某民房内的所谓”仓库”,实际上只是一个临时堆放点。现场查看到的卷烟外包装存在明显瑕疵,防伪标识经专业设备检测均为伪造。
跨省贩运链条:物流公司涉嫌参与违法运输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地下网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跨省贩运体系。调查发现,部分小型物流公司为牟取暴利,专门开辟”特殊通道”运输这些假冒卷烟。2023年11月,广东警方在汕尾高速收费站截获一辆装载6000余条假冒卷烟的货车,司机供认这批货物就是从云霄发出,经由某物流公司转运至广东。
“这些假烟通常伪装成日用品或电子产品运输。”参与办案的民警告诉记者,”不法分子会频繁更换物流公司和运输路线,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健康威胁:劣质烟草危害远超想象
医学专家指出,假冒卷烟使用的原料质量低劣,燃烧后产生的焦油含量往往是正规产品的3-5倍。漳州市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医生表示:”近两年接诊的肺癌病例中,有相当比例患者长期吸食来源不明的廉价香烟。”
2023年9月,江西南昌某高校发生集体中毒事件,12名学生在吸食从网上购买的”特价香烟”后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后经检测,这些香烟含有超标的硫磺和农药残留。
监管困境:新型销售模式挑战执法能力
面对日益隐蔽的违法销售行为,监管部门正面临新的挑战。云霄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志强坦言:”现在的不法分子越来越狡猾,他们采用微商模式,使用虚拟号码,收款账户也经常更换,给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024年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制售假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据统计,行动开展首月,全国共破获相关案件120余起,其中福建地区案件占比超过20%。
消费者警示:识别假烟的五个关键特征
烟草专卖局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鉴别特征:
1. 包装印刷质量差,色彩不均匀
2. 防伪标识无法通过官方验证
3. 烟丝颜色异常,含有明显杂质
4. 燃烧速度异常,容易熄灭
5. 吸食时有刺喉感或异常香味
2023年12月,浙江温州一位消费者因购买到假冒卷烟向警方报案,由此牵出一个涉及福建、广东、浙江三地的假烟销售网络。该案目前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法律解读:涉烟违法犯罪将面临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非法经营卷烟数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律师指出:”近年来,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2024年2月,泉州中院对一起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的假烟案作出判决,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0万元。法院在判决书中特别强调,对于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药品类犯罪将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