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一手货源免税香烟货到付款”货真价实”

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收到”一手货源免税香烟货到付款”的推销信息,声称可以提供”货真价实”的免税香烟。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新型网络诈骗陷阱,已有不少消费者因此蒙受经济损失。

一、新型骗局浮出水面:免税香烟成诈骗新幌子

2023年8月,浙江杭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售假香烟案。犯罪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免税香烟一手货源”“支持货到付款”等广告,以低于市场价30%-50%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发现,所谓”免税香烟”实为假冒伪劣产品。

“他们发的样品是真的,但大批量发货时就会调包。”办案民警透露,该团伙采用”样品真货、大货假货”的套路,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

二、典型案例剖析:受害者亲述被骗经历

案例1:江苏南京张先生遭遇”连环套”

2023年5月,张先生在微信群看到”免税中华香烟,市场价6折”的广告。首次购买两条验货后确认为正品,遂追加订购20条,支付货款1.2万元。到货后发现全是假烟,此时对方已将其拉黑。

“第一次买确实是真的,这才放松了警惕。”张先生懊悔地说,”他们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让人上当。”

案例2:广东深圳某公司集体采购被骗

深圳某科技公司为年会采购礼品,通过某电商平台找到”免税香烟供应商”。对方出示了所谓的”海关免税证明”,公司财务支付8万元定金后,对方立即失联。

“他们伪造的证件看起来很专业,连海关印章都有。”该公司采购负责人表示。

三、诈骗手法大起底:犯罪团伙的”四步走”策略

  1. 精准投放广告:在社交平台、二手交易网站发布信息,使用”一手货源”“海关扣押”“内部渠道”等话术

  2. 伪造资质文件:制作虚假的海关免税证明、烟草专卖许可证等

  3. 小额交易立信:首次交易提供正品建立信任

  4. 大额诈骗跑路:获取大额订单后发假货或直接消失

四、执法部门重拳出击:2023年已侦破多起相关案件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非法经营烟草案件1.2万起,其中网络售假案件占比达43%。典型案例包括:

  • 上海”3·15”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
  • 福建破获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香烟案,案值超5000万元
  • 湖南摧毁一冒充免税店工作人员诈骗团伙,受害者达300余人

五、专业人士解析:为何”免税香烟”多为骗局

烟草行业专家指出:
1. 我国对烟草专卖品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
2. 免税香烟仅限特定场所销售
3. 个人通过网络大量销售免税烟涉嫌违法
4. 低于市场价30%以上的香烟基本可判定为假货

“真正的免税香烟不可能在市场上大量流通。”某海关工作人员强调,”所谓’海关扣押货’都是骗人的说辞。”

六、消费者防范指南:识别骗局的五个要点

  1. 查验证件真伪:要求对方提供烟草专卖许可证,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2. 警惕超低价格:市场价格6折以下的香烟极可能是假货
  3. 拒绝私下交易:正规烟草交易必须通过持证商户进行
  4. 核实物流信息:真正的免税商品有完整的通关单证
  5. 保留交易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都是维权关键

七、最新动态:多部门联合整治网络非法售烟

2023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
– 网络平台非法销售烟草制品
– 虚假宣传免税香烟
– 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
– 利用快递物流非法寄递烟草

截至目前,已关闭违规网店1200余家,下架商品链接3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