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澳门免税店香烟在哪里”烟消雾散”

记者/本报特约撰稿人


免税香烟”消失”引发游客困惑

7月中旬,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先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跑遍澳门三家免税店都买不到香烟,柜员说系统升级,但明显感觉不对劲”。这条配图显示空空如也的烟草专柜的帖子,迅速获得超2万次转发,将”澳门买不到免税烟”的话题推上热搜。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澳门DFS旗下T广场、澳门国际机场免税店等主要免税渠道的香烟柜台确实出现明显变化。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的免税店内,原本占据显眼位置的香烟陈列区已被护肤品替代,仅保留一个不到1平方米的展示架,且仅陈列电子烟产品。工作人员证实:”从6月开始就陆续减少香烟供应,现在基本只接预定订单。”


政策调整背后的”健康澳门”战略

这一变化并非突然。澳门卫生局2022年发布的《控烟成效报告》显示,全澳吸烟率已从2011年的16.9%降至2022年的10.3%。但特区行政长官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力争2025年将吸烟率控制在9%以内”。

“免税店调整是整体控烟政策的一环。”澳门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李明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特区立法会已通过修订《预防及控制吸烟制度》的法案,将电子烟纳入禁售范围,同时规定2025年起禁止免税店销售香烟。”现在看到的是政策过渡期的表现,商家在逐步调整经营策略。”


数据揭示的烟草消费变迁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
– 2023年第一季度烟草制品进口量同比下降37.2%
– 免税店香烟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减少62%
– 电子烟销售额同比增长210%

“这个转折点其实早有征兆。”澳门零售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张丽珍指出,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内地游客”即日往返”比例增至45%,”很多人不再为买烟专门留宿,免税烟的市场需求自然萎缩。”


行业转型中的阵痛与机遇

在金沙城中心经营烟酒专卖店15年的王老板坦言:”现在每月香烟销量不足疫情前三成,但雪茄和高端酒类销量翻倍。”他正在将店铺改造成”亚洲烈酒体验馆”,”要抓住消费升级的趋势。”

这种转型并非个案。记者观察到,澳门半岛至少已有8家传统烟酒店铺改造成包含威士忌品鉴、雪茄文化讲解的复合业态。新口岸区某店铺甚至引入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烟草历史,成为网红打卡点。


跨境消费新动向

珠海拱北口岸附近的代购小吴告诉记者:”现在帮客人带澳门烟要提前三天预约,而且每人限购两条。”她展示的价目表显示,一条中华牌香烟代购费已从50澳门元涨至150澳门元。

这种变化催生了新的”灰色地带”。澳门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查获的走私香烟案件同比上升43%,其中”水客”携带占比达67%。对此,澳门警方7月起在关闸口岸增设12台新型X光机,实行”逢包必检”。


国际免税巨头的应对策略

全球免税巨头Dufry在澳门的运营总监Maria Chen透露,他们正将烟草柜台面积压缩至原来的20%,”腾出的空间用于扩展美妆和珠宝品类”。值得关注的是,其门店新设的”澳门手信专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00%,杏仁饼、蛋卷等传统食品成为新宠。

这种转型与国际趋势同步。据全球免税协会统计,2022年全球机场免税店烟草销售额占比已从2019年的22%降至9%,而香化品类占比突破45%。


博弈中的利益平衡

在澳门某五星级酒店担任采购经理的林先生透露:”现在酒店迷你吧撤掉香烟已成行业共识,但赌场贵宾厅仍保留高端雪茄服务。”这种差异反映出特殊环境下控烟政策的弹性。

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贵宾厅收入中,雪茄及相关服务贡献约8%的收益。”对豪客来说,古巴雪茄是身份象征,这块市场需求很难简单取缔。”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深层变革

在澳门街头,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市民中,16人表示支持加强控烟。29岁的银行职员梁小姐说:”现在年轻人聚会都选无烟餐厅,抽烟反而显得不合群。”这种观念变化反映在数据上——澳门18-24岁群体吸烟率从2015年的6.8%降至2022年的3.1%。

“电子烟禁令看似矛盾,实则是防止新一代形成尼古丁依赖。”澳门青少年健康发展协会会长赵国强解释,调查显示当地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两年内从1.2%升至4.3%,”政策必须跑在流行前面”。


供应链重构进行时

以往依赖免税渠道的烟草经销商正在寻找新出路。澳门某贸易公司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已转型做东南亚特色食品进口,”烟草业务量从80%降到15%,但总利润反而增长”。

上游生产商也在调整。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出口澳门产品线减少4个SKU,同时新增”陈皮爆珠”等创新品类。”我们要做减法中的加法。”该公司国际市场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