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在购买高档香烟时遭遇”狸猫换太子”骗局。记者调查发现,一种名为”接支香烟”的新型造假手段正在地下市场蔓延——不法分子将低价香烟截断后接上名牌香烟的过滤嘴,通过社交平台以正品价格销售。这种”鱼目混珠”的造假手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现场直击:作坊式加工点藏身城中村
6月12日,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查处一处隐蔽加工窝点。执法人员发现,30平方米的房间内堆放着成箱的”红双喜”(零售价约20元/包)和大量”中华”香烟空盒。三名工人正在操作简易设备:先用切割机将低价烟从中间截断,再通过热熔胶拼接带有”中华”标识的过滤嘴,最后装入回收的正品烟盒。
“这些接支烟仿真度极高,连条形码都是真的。”办案人员向记者展示查获的样品时指出,造假者会专门收购高档烟的空盒和防伪标识,每条成本不足200元,转手就能卖到800-1000元。
行业黑话:”鱼尾”接”龙头”
记者暗访某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发现,相关交易已形成特定话术体系。卖家将低价烟体称为”鱼尾”,名牌过滤嘴称作”龙头”,完整的造假流程被称作”嫁接”。在某QQ群内,一个标注”专业接支”的卖家宣称:”可接中华、黄鹤楼1916等任何高端品牌,支持视频验货”。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接支烟开始流入正规零售渠道。湖南长沙的烟酒店老板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有些推销员拿着看似未拆封的整条烟来铺货,价格比正规渠道低15%左右,不少同行中招。”
健康隐患:工业胶水含致癌物
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报告显示,这些接支烟使用的粘合剂多为劣质工业胶,其中检出过量甲醛和苯系物。检测工程师李明警告:”这些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化合物,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癌症。”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红指出,近期接诊的多个咳嗽、胸闷病例都有吸食不明来源香烟的经历。”有患者反映,抽完某些’高档烟’后喉咙灼痛感明显,这很可能是接支烟使用的劣质胶水所致。”
跨省案件:百万假烟网络被端
今年5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接支烟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该团伙通过物流将造假原料分散运输,在五个省市设立加工点,已售出接支烟超过50万支,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采用”代购式”经营模式:客户在网上下单指定品牌后,他们才进行定向加工。”为逃避监管,他们甚至开发了APP,需要熟人验证码才能登录。”
鉴别指南:三招识破接支烟
- 观察接口:正品香烟烟支与滤嘴连接处平滑自然,接支烟常有细微胶痕或长度异常
- 测试燃烧:正品烟燃烧速度均匀,接支烟常因胶水影响出现燃烧中断
- 查验标识:虽然外包装为真,但烟支上的激光打码与包装信息应完全一致
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已部署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销售接支烟行为。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销售伪劣产品金额超过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