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接到消费者投诉,在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发平台发现多家店铺以”免税香烟批发”为噱头进行违规经营。经过半个月的暗访调查,一个以”特殊渠道”“海关罚没”为幌子,实则销售假冒伪劣烟草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一、”海关货源”背后的猫腻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平台上名为”鑫隆烟酒贸易”的店铺。客服”阿杰”声称:”我们所有香烟都是迪拜免税店直供,通过特殊渠道清关,比市价低40%。”在其展示的所谓”实拍视频”中,整箱的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外包装均贴有免税标签。
然而经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鉴定,这些所谓的”免税标识”存在明显造假特征:
– 免税区代码与海关备案不符
– 防伪二维码链接至山寨网站
– 包装印刷存在色差和模糊现象
二、真假混卖的”行业潜规则”
在深入调查中,某前从业者向记者透露了更惊人的内幕:”这些商家通常采用’三三制’出货——三成真货撑门面,三成高仿当正品,剩下全是劣质假烟。”其常用的操作手法包括:
- 批次掺杂:同一订单中混入不同渠道货物
- 地域把戏:将出口转内销香烟冒充免税品
- 凭证造假:伪造海关检验单和完税证明
三、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案例1:跨境电商变走私通道
2023年5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政策漏洞走私香烟案。犯罪团伙通过1688店铺”全球优品汇”招揽客户,以”保税仓直发”名义,实际将货物化整为零通过个人包裹走私入境,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
案例2:假烟致消费者健康受损
杭州某KTV采购经理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其今年3月的进货记录:”在’鼎盛烟行’批发的20条中华烟,客人普遍反映喉咙刺痛。”经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且含有工业硫磺等有害物质。
四、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违规店铺普遍采用”游击战术”:
– 店铺生命周期通常不超过3个月
– 使用第三方支付规避资金追踪
– 商品图片刻意规避品牌logo特写
– 客服沟通全部转移至私域流量
尽管1688平台声称设有”烟草类目特别审核机制”,但记者实测发现:
1. 用”免税烟”关键词仍能搜到47家相关店铺
2. 部分店铺企业资质与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3. 投诉处理周期长达7-15个工作日
五、多方联动打击乱象
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的整治行动已经展开:
– 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网络烟草市场专项整治
–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正在测试AI图片识别系统
– 烟草专卖局:提醒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市场监管”小程序查验真伪
某省级烟草稽查支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所谓的免税烟批发,90%以上都涉嫌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文中涉及店铺名称均为化名,调查过程已全程录像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