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件上频繁收到”免税烟草厂家直销”“内部渠道批发香烟”等广告信息。这些广告往往打着”货真价实”“价格低廉”的旗号,宣称可以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品牌香烟。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交易不仅涉嫌违法,更隐藏着多重消费风险。
一、典型案例:消费者遭遇”低价香烟”骗局
2023年5月,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犯罪团伙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布”免税香烟厂家直销”广告,以市场价5-6折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经查,该团伙销售的所谓”免税香烟”实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产品,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
“一开始我也怀疑价格太低可能有猫腻,但对方发来了看起来很正规的’免税证明’和’厂家授权书’,我就信了。”受害者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先后花费2万多元购买了20条某知名品牌香烟,收货后发现外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模一样,但抽起来味道明显不同。经专业机构鉴定,这些香烟均为假冒产品。
类似案件在全国多地频发。2022年8月,广州海关查获一起走私香烟案,犯罪团伙利用”免税代购”名义,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未缴纳关税的进口香烟,案值超过800万元。2023年3月,浙江杭州某”微商”因通过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二、行业现状:非法烟草交易呈现网络化趋势
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5.6万起,查获假冒注册商标卷烟37.2万件,走私卷烟15.3万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非法烟草制品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总案件数的40%。
“现在非法烟草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某省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从假冒包装生产、走私运输到网络销售,各个环节分工明确。犯罪团伙往往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通过’免税”厂家直销’等话术进行诱骗。”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非法销售渠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通常为正品价格的50%-70%
2. 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非正规渠道进行交易
3. 付款方式多为个人账户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
4. 声称可以提供”免税证明”“厂家授权书”等伪造文件
5. 交易过程隐蔽,往往采用”暗语”沟通
三、法律解析:购买非法烟草同样面临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相关法规,我国对烟草制品实行专卖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从事烟草制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业务。即使是真实的免税香烟,也仅限于在特定免税店内销售,不得进行二次流通。
“很多消费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是购买而不销售就不违法。”北京某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指出,”实际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知是非法烟草制品而购买的,同样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具体而言,相关法律风险包括:
1. 行政处罚:购买非法烟草可能被处以货值金额20%-50%的罚款
2. 健康风险:假冒伪劣烟草制品可能使用劣质原料,危害更大
3. 维权困难:非法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受骗难以追回损失
4. 信用风险:可能被列入烟草专卖信用监管黑名单
四、专家建议:认准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非法烟草交易现象,业内专家建议: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消费者应通过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或合法网络平台购买烟草制品。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外包装上均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统一印制的32位防伪码,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真伪。 -
警惕异常低价
“一分钱一分货”是市场铁律。如果遇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极有可能是假冒产品或走私货物。以某知名品牌香烟为例,正规渠道零售价约为每条600-800元,而非法渠道往往标价300-500元。 -
核实卖家资质
根据规定,合法烟草零售商必须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网络销售烟草必须取得相应许可,并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许可证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资质。 -
保留购买凭证
正规烟草交易都会提供发票或收据。消费者应主动索取并妥善保管购买凭证,这不仅是维权的重要证据,也是区分合法购买与非法交易的重要依据。 -
积极举报违法行为
发现非法销售烟草行为,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电话或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网站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重大案件举报,举报人还可获得相应奖励。
五、行业观察:烟草专卖制度下的市场秩序维护
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已有三十余年历史。这一制度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烟草专卖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网络非法烟草销售具有隐蔽性强、跨区域广、取证难等特点。”某省级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的协作,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烟草专卖系统共开展网络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12次,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3万起,关闭违法网站和账号1.2万个。同时,各级烟草专卖部门也在加强普法宣传,通过案例警示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维护烟草市场秩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上述负责人强调,”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非法烟草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烟的兴起,非法电子烟销售也成为新的监管重点。2022年10月1日起,《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仍有一些商家通过隐蔽渠道销售各种口味的非法电子烟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没有经过技术审评,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