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上海香烟批发零售不”掩耳盗铃”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中心城区多个涉嫌违规批发零售卷烟的经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记者跟随执法队伍实地调查发现,部分烟酒店打着”零售”幌子从事批发业务,通过”会员制”“拆条散卖”等方式规避监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暗访实录:高档小区烟酒店日均流水超3万

在浦东某高端住宅区底商,一家挂着”名酒汇”招牌的店铺引起了执法人员注意。该店表面陈列各类酒水,但柜台下方暗格存放着数十条中华、黄鹤楼等高档香烟。”我们主要做老客户生意,整条拿货可以打八五折。”店主向便衣调查人员介绍时透露,周边多家会所、餐厅都在此固定拿货。

执法记录显示,该店9月12日单日POS机流水就达3.2万元,其中香烟销售占比超过70%。经查证,该店持有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明确限定”不得跨区经营、不得批发销售”,但其实际销售范围覆盖浦东、闵行两区,单次交易量多次超过50条。

二、新型违法手段:社交平台成交易主渠道

调查发现,违法经营者已形成成熟的规避监管体系:
1. 线上接单线下配送:通过微信小程序建立”云仓”,客户线上下单后由骑手从多个分散存储点取货
2. 虚拟库存交易:在闲鱼等平台发布”礼品回收”信息,实际进行香烟倒卖
3. 跨境套利:利用免税店额度批量采购香烟后加价转售

徐汇区某案件查处现场,执法人员查获了12部专门用于接单的智能手机,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该窝点日均完成交易200余笔,月均销售额突破80万元。

三、典型案例:虹口区”茶叶店”案值超千万

2023年8月,虹口区市场监管局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卷烟案。涉案商铺以”福鼎白茶专卖店”为掩护,在仓库内囤积各类卷烟1.2万余条,案值达1300余万元。经查,该团伙采用”化整为零”方式,将整箱香烟拆解后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多地。

“经营者将香烟混装在茶叶包装内,快递单上标注’食品样品’逃避检查。”办案人员介绍,该团伙还开发了专用订货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交易记录加密。最终,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移送检察机关。

四、监管升级:上海建立烟草溯源大数据平台

面对新型违法手段,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已启动智慧监管工程:
– 推行”一户一码”管理,要求所有卷烟经营户在显著位置张贴专属二维码
– 接入全市2.3万家持证商户的进销存数据

– 与快递企业建立联合查验机制,对可疑包裹实施开箱检查

据统计,2023年1-9月,上海已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1476起,查获非法卷烟38.2万条,涉案总值达2.17亿元。其中网络涉烟案件同比上升42%,显示线上渠道已成为重点监管领域。

五、法律专家解读:新型案件呈现三大特征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指出,当前涉烟违法呈现新特点:
1. 组织链条化:形成采购、仓储、销售、物流完整链条
2. 手段科技化:利用加密通讯、虚拟货币等新技术
3. 主体多元化:出现专业代购、微商等新型参与主体

“部分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小额多次交易就能逃避法律责任。”该教授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未取得批发许可证的批量销售行为都属违法,累计案值超过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文中涉案人员及企业信息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