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时刻!福建云霄公司“画饼充饥”

近日,福建云霄某科技公司被员工集体爆料存在严重”画饼充饥”行为。多位在职及离职员工向媒体反映,该公司长期以”股权激励”“高额年终奖”等承诺吸引人才,却在兑现时屡屡食言,导致大量核心员工流失。

年终奖承诺成泡影 员工集体讨说法

2023年春节前夕,该公司30余名员工联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材料显示,公司在2022年初承诺”完成年度目标即发放6个月工资的年终奖”,但当年实际业绩超额完成152%的情况下,最终仅发放了0.5个月工资。

“我们团队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就冲着年终奖去的。”前项目主管林先生向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总经理曾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年效益好,奖金只会多不会少”。然而12月的工资条上,奖金栏却显示为”暂缓发放”。

类似情况在2021年就已出现。当时公司以”疫情影响”为由,将承诺的4个月年终奖改为”分期支付”,但至今仍有2.4个月奖金未到账。财务部前员工透露:”公司账户其实一直有足够现金流,老板把钱都转到个人投资账户了。”

股权激励变”纸上富贵” 离职即作废

更让员工愤怒的是股权激励陷阱。2020年公司推出”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向40余名骨干发放了所谓的”股权证书”。但当2022年首批员工离职要求兑现时,却被告知”需要大股东签字同意”,而签字流程”至少需要三年”。

“我的股权证书就像废纸一样。”前技术总监王女士表示,她持有的0.5%股份按约定价值约80万元,但公司给出的回购价仅2万元。记者获得的内部邮件显示,董事长曾指示法务部:”所有离职员工的股权必须设置行权障碍”。

劳动法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可能涉嫌欺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如果能证明公司主观上就没有兑现意愿,员工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招聘套路深 入职即入”坑”

现员工小陈讲述了典型的招聘话术:”HR说年薪保底20万,其中8万是绩效奖金。结果合同里写的是’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发放’,实际每月到手不到6000。”他提供的录音中,招聘主管明确表示:”放心,我们每年绩效都是100%发放的。”

这种”低底薪+高浮动”的结构让很多新人陷入困境。2023年毕业的李同学说:”房租就要2000,扣除五险一金后根本不够生活。”记者统计发现,该公司2022年员工平均在职时间仅11个月,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8个月。

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云霄市人社局向记者证实,已收到关于该公司的多起投诉,正在核查其工资支付情况。而税务局也表示关注到其”大额关联交易”,将启动税务稽查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个案。2021年深圳某互联网公司就因类似”奖金欺诈”被判处赔偿员工损失;2022年杭州某创业公司创始人更因虚假股权承诺涉嫌诈骗被刑事立案。

多位受访员工表示,他们正在整理证据准备集体诉讼。而公司方面至今未作出正面回应,官网上的”人才招聘”页面仍在宣传”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完善的股权激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先生、王女士、小陈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