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来袭!1688烟草批发网正规卖烟平台”龙吟虎啸”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行业纷纷触网转型。在这股浪潮中,烟草行业这个特殊领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2023年初,一个名为”龙吟虎啸”的1688烟草批发平台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号称是国内首个正规线上烟草批发渠道,引发行业震动。这个平台究竟是真创新还是打擦边球?让我们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烟草作为国家专卖商品,其销售渠道一直受到严格管控。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我国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经营烟草制品。然而现实中,受高额利润驱使,各种地下烟草交易始终暗流涌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处非法烟草案件达3.2万起,涉案金额超过50亿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龙吟虎啸”平台打着”正规军”旗号横空出世,自然吸引了大量关注。

打开1688平台搜索”龙吟虎啸”,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各色烟草产品。从常见的中华、玉溪到稀有的外烟品种,应有尽有。页面设计专业,产品介绍详尽,甚至还有”电子烟草经营许可证”展示。最令人心动的是价格——相比实体店普遍便宜20%-30%。平台客服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与云南、湖南等多家烟厂直接合作,省去中间环节,所以价格优惠。”这种说法让不少烟酒店老板趋之若鹜,短短三个月内,平台注册商户就突破5000家。

但细究之下,诸多疑点逐渐浮出水面。首先,平台展示的”电子许可证”经查询根本不存在;其次,所谓的”厂家直供”渠道也无法提供任何合作协议证明。更蹊跷的是,所有交易都要求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且不开发票。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烟草很可能是通过走私、假冒或套取真烟条码等方式获取。一位尝试进货的便利店老板王先生回忆:”收到货后发现包装粗糙,扫码显示’该条码已被多次查询’,这才知道上当了。”

随着投诉增多,2023年5月,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对”龙吟虎啸”展开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该平台实际运营方是注册在境外的空壳公司,服务器设在东南亚,所谓的”正规渠道”完全是无稽之谈。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在广东、福建等地捣毁6个制假窝点,查获假烟成品及半成品案值超2亿元。这个打着创新旗号的”正规平台”,原来是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层矛盾。一方面,消费者确实期待更便捷的购买渠道。据统计,2022年我国烟草行业线上搜索量同比增长47%,显示出巨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专卖制度与互联网特性存在天然冲突——如何确保购买者身份核实?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接触?如何监管跨区域流通?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的”正规电商”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值得注意的是,”龙吟虎啸”事件并非孤例。近两年,类似平台如”云端烟仓”“九州烟社”等层出不穷,套路如出一辙:先以低价吸引商户批量采购,收款后要么发假货,要么直接失联。这些平台深谙受害者心理——多数受骗商户因自身参与违规交易而不敢报案,使得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据公安机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此类诈骗案件同比激增200%,成为新型网络犯罪的重灾区。

从商业角度看,这些平台确实抓住了行业痛点。传统烟草批发层级多、效率低,县级代理商加价率普遍在15%以上。而理论上,电商模式可以压缩流通成本,这正是”龙吟虎啸”能打出低价牌的底气所在。但问题在于,烟草不是普通商品,其特殊性决定了简单的”互联网+“思维在这里行不通。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现阶段不会放开线上批发渠道,所有所谓’正规电商平台’都是虚假宣传。”

这场风波给行业带来深刻启示。对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加强网络平台巡查,建立烟草产品线上交易识别系统。对经营者来说,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正规烟草进货必须通过当地烟草公司配送。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烟草要认准实体店铺,网购99%都是骗局。正如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烟草稽查员所说:”烟草行业的水太深,连我们都经常遇到新花样,普通人更要保持警惕。”

“龙吟虎啸”平台的兴起与覆灭,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数字经济时代传统行业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它提醒我们:任何商业创新都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在烟草这个特殊领域尤其如此。未来,随着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或许会出现合法合规的烟草流通新形态,但那必定是在严格监管框架下的有序探索,而非眼下这种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冒险游戏。

截至2023年8月,已有37人因参与”龙吟虎啸”平台运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这个曾经喧嚣一时的”创新典范”,最终在法律的铁拳下偃旗息鼓,只留下一地鸡毛和诸多值得深思的问号。在专卖制度与市场需求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仍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长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