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一个看似普通的生意在街头巷尾悄然兴起——香烟批发店。这些店铺往往装修简陋,但门口总停着价值不菲的豪车,老板们抽着高档香烟,谈笑间就是几十万的生意。这不禁让人好奇:卖香烟真的这么赚钱吗?
要理解这个现象,得从我国特殊的烟草专卖制度说起。中国实行严格的烟草专卖管理,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只有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才能从事烟草制品批发业务。2021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1.35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央企利润总和的3倍。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蛋糕中,香烟批发商们分到了怎样的一块?
香烟批发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首先是正规渠道的批发差价。按照国家规定,烟草公司给零售户的批发价与市场指导零售价之间存在约10%-15%的差价空间。以一条批发价200元的香烟为例,零售价可能在230元左右。但真正让批发商赚得盆满钵满的,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特殊操作”。
老张在城郊结合部经营一家不起眼的香烟批发店已有五年。他的店铺看似普通,但每月流水轻松过百万。”这行讲究的是渠道和人脉,”老张抽着软中华,眯着眼睛说,”同样的烟,从不同地方拿货,价格能差出两成。”他口中的”不同地方”,指的是那些跨区域串货、真假混卖的操作手法。由于各省份烟草税收政策不同,导致同品牌香烟在不同地区的批发价存在差异,这就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串货”生意的中间商。
更隐蔽的是”回流烟”生意。一些批发商会以略高于回收价的价格从零售店回购香烟,再以批发价二次销售。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看似利润微薄,但胜在量大周转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做得好的批发商,仅靠回流烟每月就能净赚十几万。
2022年,某地查获的一起非法经营案中,一个五人团伙在两年内通过跨省倒卖香烟获利超过2000万元。这个案例揭示了香烟批发暴利生意的冰山一角。这些批发商往往采取”蚂蚁搬家”式作案,每次运输量刚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积少成多后利润惊人。
香烟批发的暴利还催生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从物流运输到仓储保管,从资金结算到终端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一些批发商会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做”马仔”,负责送货、收账等”犬马之劳”。这些底层从业人员往往拿着微薄的薪水,却承担着最大的法律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香烟批发的暴利时代或许正在走向终结。随着烟草专卖监管日趋严格,电子追溯系统全面上线,传统的灰色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3.2万起,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越来越多的批发商开始转型,有的转向正规化经营,有的则彻底退出这个行业。
老张最近也在考虑转行。”钱是赚了不少,但整天提心吊胆的,不值得。”他苦笑着说。像老张这样的批发商不在少数,他们见证了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也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
香烟批发店的暴利神话,折射出中国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商业生态。在这个看似普通的行业里,有人铤而走险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金盆洗手寻求转型。随着监管的完善和市场的变化,这个隐秘的暴利江湖终将走向规范化,而那些曾经的”犬马之劳”,或许会成为特定时期的商业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