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白皮中华烟哪里买“人强马壮”

最近网上关于”白皮中华烟哪里买”的讨论突然多了起来,各种暗语满天飞,最扎眼的就是那句”人强马壮”。这可不是在夸谁身体好,而是烟草黑市里的行话。作为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老烟民,我亲眼见证了这条灰色产业链从萌芽到壮大的全过程。

[背景介绍]
白皮中华烟最早出现在2010年前后,当时只是烟草公司内部流通的试制品。没有正式包装,就一个白盒子,上面印着”非卖品”三个字。谁也没想到,这种原本不该流通的烟,后来会变成身份象征。到了2015年,市面上开始零星出现白皮中华,价格比普通中华贵一倍还多。2020年疫情后,这个市场突然爆发,现在年交易额估计超过50亿元。

[正文内容]
我第一次见到白皮中华是在一个饭局上。某位老板神秘兮兮地从包里掏出一盒,烟盒雪白,就印着”中华”两个红字。他得意地说:”这可是特供的,外面买不到。”当时在座的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烟分三六九等,最次的是仿冒的,好点的是代工厂流出的,真正稀罕的是内部特供版。

“人强马壮”这个黑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烟草黑市的微信群里,这四个字代表”有货、量大、保真”。卖家不会直接说卖白皮中华,而是用这句暗语钓鱼。去年有个案子,警方在广东捣毁一个窝点,查获2000多条白皮中华,案值600多万。主犯交代,他们就是靠”人强马壮”这个暗号发展了上百个下线。

买这些烟的都是些什么人?我接触过的买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好面子的老板,觉得抽这个有派头;二是送礼的,觉得送这个够特别;三是最可怕的——那些以为抽这个就能攀上关系的投机者。有个做工程的王总,花30万买了一条所谓”首长专供”的白皮中华,结果发现是假货,烟丝里掺着纸板屑。

这些烟是怎么流通的?手法比谍战剧还精彩。有的通过物流发空包,实际走线下交易;有的藏在正规香烟箱子的夹层里;最绝的是利用快递盲区,像打游击一样不停换发货地点。去年浙江破获的一个案子,嫌疑人用17个假身份证在6个城市周转,警方追了三个月才人赃俱获。

为什么这么多人铤而走险?利润实在太诱人。一条正规软中华批发价600左右,白皮中华能卖到2000-5000元,如果是所谓的”特供版”,价格能炒到上万元。有个被抓的烟贩子说:”比贩毒风险小,赚得比卖真烟多三倍。”

但这里面的水太深了。烟草专卖局的同志跟我说,现在市面90%的白皮中华都是假的。有些是小作坊用劣质烟叶仿的,连防伪标识都能做得以假乱真。更可怕的是,有些假烟甲醛超标十几倍,抽多了真能要命。北京去年就发生过一起案件,一个老烟民抽了半年假白皮中华,查出肺癌晚期。

警方这几年打击力度越来越大。2021年全国查处假烟案件2.1万起,2022年上升到2.6万起,其中涉及白皮中华的就占三成。现在买这种烟,轻则罚款,重则判刑。上个月上海一个买家被判了半年,就因为买了20条准备送礼。

那些真正的内部品吸烟呢?其实早就不存在了。2016年国家就明令禁止生产”特供”“专供”香烟,现在正规渠道根本不可能流出。有个烟草公司的朋友跟我说:”我们自己的员工都抽不到,哪来那么多流到市面上?”

这场关于白皮中华的荒诞剧,说到底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卖家编故事,买家自愿上当,就像周瑜打黄盖。有个被抓的烟贩子说得实在:”不是我们太聪明,是有些人太想走捷径。”那些花大价钱买白皮中华的人,买的不是烟,是一个虚幻的身份幻觉。

现在再看到”人强马壮”这样的暗号,我只会冷笑。这哪是什么实力雄厚的保证,分明是等着鱼儿上钩的诱饵。真正的面子不需要靠一包烟来证明,而那些靠送特殊香烟拉关系的人,最终往往发现,关系没拉成,反倒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白皮中华闹剧,终将随着监管的收紧和消费者理性回归而落幕。当人们不再为那个白色烟盒疯狂时,或许才能明白:最好的烟,永远是合法合规、明码标价的那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