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正品免税香烟专供出口——整条香烟批发联系方式”货真价实”

近日,一则关于”正品免税香烟专供出口”的批发广告在部分社交平台流传,宣称提供”货真价实”的整条香烟批发服务。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交易不仅涉嫌走私违法犯罪,更可能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渠道。

一、暗访调查:神秘批发商宣称”海关渠道拿货”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广告发布者”林经理”。对方通过加密通讯软件发送了一份包含中华、玉溪、万宝路等20余种品牌的价格表,其中硬中华每条报价仅380元,较国内市场价低60%。”我们是从保税区直接出货,所有香烟都带免税标识,支持验货”。

当记者询问货源时,对方发来一段拍摄于某保税区仓库的视频,画面显示大量印有”专供出口”字样的香烟箱。值得注意的是,该视频中出现的仓库编号已被网友指出与2021年深圳海关破获的免税烟走私案涉案仓库高度相似。

二、血泪案例:消费者遭遇”真假参半”骗局

2023年8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假烟案。犯罪团伙通过类似话术发展下级代理,实际销售的”免税烟”经检测均为劣质假冒产品。主犯王某交代:”每条成本不到50元,喷码机是淘宝买的,扫码网站是自己搭建的。”

更触目惊心的是,江苏消费者李先生因长期吸食此类”免税烟”导致肺部感染。医院检测发现,涉事香烟焦油含量超标8倍,且含有工业硫磺等违禁添加物。”抽了半年就开始咳血,现在治疗费已经花了十几万。”李先生出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当初的卖家早已将其拉黑。

三、行业警示:走私香烟危害链调查

海关总署2023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查获走私香烟案件同比上升23%,其中”虚假申报为其他货物”的新型走私手段占比达41%。某不愿具名的烟草稽查人员透露:”现在走私团伙会把香烟藏在音箱、玩具等商品里,最近还发现用3D打印机制作假冒免税标识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走私香烟往往逃避质量监管。国家烟草质检中心抽检显示,市场查获的”免税烟”中,62%存在微生物超标、重金属含量过高等问题。部分样品甚至检出可致口腔癌的亚硝胺类物质,含量超出国标27倍。

四、法律解读:参与批发均属违法行为

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未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可处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走私犯罪辩护部主任王阳指出:”即便所售为真烟,通过非正规渠道交易也构成非法经营罪,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面临刑事处罚。”

2022年广州中院判决的典型案例显示,被告人陈某因通过社交平台销售”免税出口烟”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判决书特别强调:”以任何形式参与走私烟草制品分销,包括转发广告、介绍客源等,都可能被认定为共犯。”

五、深度追踪:跨境走私新动向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走私团伙呈现”境外采购-边境拆包-内地重组”的新型作业模式。云南边境某海关近期查获的案件中,走私者将香烟拆解为散支,混杂在茶叶中运输,入境后再重新包装。更隐蔽的还有利用跨境电商”化整为零”,通过”个人自用”名义分批邮寄。

烟草行业专家张明远教授警告:”现在有些走私烟会模仿正规出口包装,但仔细观察可发现防伪标识缺失、印刷模糊等破绽。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正规渠道的香烟外包装都有唯一的32位追溯码。”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