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惊现”代工香烟”走私链
近日,本报记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一条从越南经广西入境的特大跨境代工香烟走私网络。该网络以”代工生产”为幌子,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将大量越南代工香烟走私入境,再通过物流渠道分销至全国多地。调查显示,仅2023年1-6月,该网络走私香烟案值已超2亿元人民币。
“代工”外衣下的走私生意
在广西东兴市一处隐蔽的仓库,记者拍摄到工人正在分装标有”越南代工”字样的香烟。这些香烟外包装与国内知名品牌高度相似,仅以极小字体标注”越南生产”字样。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代工香烟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入境:
- 边民互市渠道:利用边民每日8000元免税额度,化整为零携带入境
- 跨境物流夹带:混装于正常货物中通过物流渠道入境
- 水上走私:夜间通过北仑河等水道进行运输
“这些代工烟成本不到正品的三分之一,但售价能达到正品的70%,利润空间巨大。”一位曾参与该生意的中间商向记者透露。
典型案例:防城港”3·15”特大走私案
2023年3月,防城港海关缉私分局破获一起特大代工香烟走私案,现场查获越南代工”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12万条,案值逾5000万元。该案揭露出完整的走私链条:
- 越南代工厂:位于越南广宁省的3家合法卷烟厂承接”代工”订单
- 边境转运点:在东兴市江平镇设立5个临时仓库
- 国内分销网络:通过17个物流网点发往广东、浙江、四川等地
犯罪嫌疑人黄某交代:”我们每月能走5-6个柜(集装箱),每个柜装1200件(每件50条),主要走海运到钦州港再转运。”
代工香烟的”合法化”伪装
调查发现,走私团伙为规避打击,精心设计了一套”合法化”流程:
- 授权文件造假:伪造国内烟草公司的代工授权文件
- 完税证明篡改:利用越南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获取形式合规的出口文件
- 销售终端掩护:在部分边境免税店设立展示柜台制造”合法入境”假象
广西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表示:”这些代工烟虽然部分手续齐全,但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许可入境销售,本质上仍属于走私品。”
跨境监管面临新挑战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该走私网络呈现出新特点:
- 技术升级: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物流信息,增加追踪难度
- 资金隐匿:通过虚拟货币结算货款
- 人员分散:采用”单线联系+临时雇佣”模式降低风险
南宁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类案件侦办难度大,需要中越两国执法部门加强协作。2022年以来,我们已联合越方开展6次专项行动,打掉11个走私团伙。”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风险
代工香烟走私已对国内烟草市场造成冲击:
- 市场价格紊乱:正品香烟批发价被压低10-15%
- 税收流失严重:据测算每年造成烟草税收流失超20亿元
- 产品质量隐患:多批次抽检发现重金属超标、添加剂违规等问题
中国烟草学会专家提醒:”这些代工烟虽然外观相似,但生产工艺、原料标准完全不同,存在重大健康风险。2022年广西查获的代工烟中,焦油含量超标的占比达37%。”
执法升级与行业应对
面对新型走私手法,有关部门正在采取应对措施:
- 技术防控:在重点口岸安装AI识别系统,自动检测香烟走私
- 联合执法:建立中越烟草走私情报共享机制
- 源头治理:约谈国内品牌持有方,规范代工授权管理
2023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跨境代工卷烟监管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未经授权的代工生产行为。与此同时,部分烟草公司开始在产品包装上增加防伪溯源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