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香烟厂家一手货源微信”货真价实”

近日,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称通过微信联系的”香烟厂家一手货源”存在严重欺诈行为。这些号称”厂家直销”“免税香烟”的微信号,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最终通过”货到付款”方式实施诈骗。记者调查发现,这类骗局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仅2023年上半年涉案金额就超千万元。

典型案例:深圳商人被骗2.8万元

2023年5月,深圳龙岗区个体商户王先生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中华香烟厂家直供”广告,添加微信”华子商贸”后,对方出示了伪造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和仓库视频。在订购50条软中华并支付50%定金后,快递送达时却发现箱内全是劣质杂牌烟。由于采用代收货款方式,王先生维权困难。

类似案例在江苏南京也有发生。7月12日,市民张女士收到所谓”内部特供烟”后,发现每条香烟的防伪标识均系伪造。南京市烟草专卖局鉴定显示,这些香烟不仅非正规渠道产品,部分甚至使用工业香精勾兑,存在严重健康隐患。

诈骗手法深度揭秘

调查发现,犯罪团伙通常采用”四步走”策略:
1. 精准引流: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含”免税烟”“内部渠道”关键词的广告
2. 伪造资质:使用PS制作的烟草专卖证、厂房照片获取信任
3. 话术诱导:以”限量特供”“最后一批”制造紧迫感

4. 规避监管:通过多个微信账号轮换沟通,收款账户均为购买的黑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信号往往使用”诚信烟草”“某某烟厂直销”等具有迷惑性的名称,部分甚至伪造与正规烟草公司的合作文件。云南省烟草专卖局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有团伙专门收购废弃工厂拍摄”生产车间”视频。

执法部门重拳出击

8月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开展”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微信、QQ等社交平台的非法烟草交易。截至8月15日:

– 广东警方摧毁3个窝点,查获假烟1.2万条
– 浙江破获涉案金额超500万元的跨省诈骗团伙
– 河南查处利用直播平台导流的特大假烟案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负责人透露,近期查获的诈骗团伙中,有前快递员利用行业经验,专门研究如何规避烟草物流监管。这些团伙往往将发货地标注为”日用品”“礼品”,通过物流公司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完成配送。

消费者如何识别骗局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警示信息,正规香烟交易具有以下特征:
1. 必须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
2. 禁止跨省销售(进口烟除外)
3. 单次交易超过5万元需备案
4. 运输需随车携带准运证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微信个人账户声称”厂家直销”均属违规,正规烟草公司从未授权任何个人通过社交平台销售。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经销商资质,发现可疑交易应立即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

法律专家解读责任认定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指出,此类案件涉及多重违法:
– 涉嫌《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违反《烟草专卖法》第35条关于许可证制度的规定
– 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2023年6月,湖南某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例中,主犯因销售假烟并虚构厂家身份,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法官特别指出,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实施诈骗属于”其他严重情节”,将加重处罚。

行业数据触目惊心

中国烟草总公司年度报告显示:
– 2022年查处假烟案件2.1万起
– 微信渠道占比从2019年的17%升至2022年的43%
– 假烟利润率高达300%-500%
– 80%的受害者因”贪图便宜”心理上当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假烟生产环境恶劣。广东省质检院检测发现,某些查获的假烟焦油含量超标6倍,霉菌总数超国家标准限值120倍,含有多环芳烃等强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