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快专递!免税香烟货到付款微信号”锦上添花”

近日,多地公安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有微信号为”锦上添花”的账号在社交平台发布”免税香烟特快专递”“货到付款”等广告信息。经初步调查,该微信号涉嫌从事非法烟草交易活动,目前已被微信平台封禁。这起事件再次将网络非法烟草交易的黑灰产业链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一、新型网络售烟骗局浮出水面

2023年5月,江苏南京市民王先生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免税香烟特惠”广告,添加微信号”锦上添花”后,对方承诺”正品保障”“海关直发”,并展示所谓”免税仓库存视频”。王先生订购两条某品牌香烟,通过货到付款方式支付1980元,收货后发现均为假冒伪劣产品。

类似案例在浙江杭州也有发生。杭州市民李女士向警方反映,其通过该微信号购买”免税香烟”,到货后不仅商品与描述严重不符,且无法联系到卖家。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来路不明的香烟经专业机构检测,焦油含量超标近3倍,存在严重健康隐患。

二、违法交易呈现三大特征

通过对近期查处的多起案件分析,此类非法烟草交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隐蔽性强:不法分子通过频繁更换微信号(如”锦上添花”“花开富贵”等)、使用虚拟号段电话等方式逃避监管。据腾讯安全团队数据显示,2023年Q1季度共处置涉烟违规账号12.8万个,其中82%使用”马甲号”作案。

  2. 话术套路深:常见话术包括”海关扣押品”“内部渠道”“免税店直供”等。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在2022年专项行动中发现,超过60%的涉案账号使用相似宣传话术。

  3. 支付方式隐蔽:多采用”货到付款”或要求买家通过虚拟货币、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2023年4月,上海警方破获的同类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USDT收款金额达370余万元。

三、多地破获重大案件

2022年8月,广州海关缉私局联合当地烟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走私香烟案,现场查获假冒”中华”“芙蓉王”等品牌香烟1.2万条,案值超2000万元。该团伙同样采用”微信号接单+物流配送”模式,半年内非法获利500余万元。

2023年1月,厦门警方摧毁一个辐射全国的网络售假烟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该团伙注册空壳公司掩护,通过20余个微信号发展下级代理,销售网络覆盖28个省份。经查,其销售的所谓”免税香烟”实际产自地下作坊,生产环境极其恶劣。

四、监管重拳持续出击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5.6万起,其中网络案件占比达34%,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目前监管部门已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打击、源头治理”的全链条监管机制:

  • 技术监测:阿里巴巴安全部门透露,其AI识别系统2023年已拦截涉烟违规信息超120万条
  • 联合执法:2023年”净网”行动中,公安、烟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关闭违法网站217个
  • 普法宣传: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开展”守护成长”专项行动,在800余所学校周边设置警示标识

五、消费者如何识别防范

  1. 查验资质:正规烟草销售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可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
  2. 警惕低价:免税店香烟每人次限购1条,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多为假货
  3. 拒绝到付:建议通过正规电商平台交易,避免资金损失
  4. 举报渠道:发现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举报热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烟草制品,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将构成非法经营罪。2023年3月,浙江台州一男子因微信销售假烟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启动”清源”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非法烟草交易。专家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切勿轻信网络上的”特价”“免税”宣传,以免上当受骗的同时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