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口味大战:DJ烟如何征服年轻消费者?
近日,国内电子烟市场掀起新一轮”口味竞赛”,据《2023中国电子烟消费白皮书》显示,水果混合口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7%,其中DJ品牌推出的”冰爽荔枝”“蜜桃乌龙”等系列成为便利店爆款。7月15日,深圳某电子烟体验店出现消费者排队试吸新口味的现象,店员透露:”DJ烟的芒果冰沙味经常断货,很多顾客反映抽完后喉间会有持续的清甜感。”
值得注意的是,DJ烟通过独特的”双核雾化技术”实现了口味层次的突破。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技术专家王建军解释:”传统电子烟只能呈现单一前调,而DJ烟通过分离式雾化舱设计,让使用者先感受到主味觉冲击,随后在呼出时体验到隐藏的尾调,这种’回味设计’正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从实验室到街头:一场关于味觉的科技创新
DJ烟研发总监李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品牌建立了国内首个电子烟口味数据库:”我们采集了亚洲人种特有的2,000多个味蕾敏感度数据,发现中国人对’回甘’的感知比欧美人强43%。”该品牌最新上市的”龙井薄荷”口味正是基于这项研究,消费者反馈显示,82%的试用者能清晰辨别出茶香后的淡淡兰花余韵。
北京朝阳区一家电子烟集合店店主展示了一组销售数据:DJ烟”青提茉莉”口味复购率达68%,远超行业35%的平均水平。”很多老顾客说,这个味道让他们想起某款网红奶茶,但更清爽不腻。”这种精准的味觉记忆点打造,使得DJ烟在Z世代消费者中建立了”口味博物馆”的品牌认知。
争议与反思:电子烟口味营销的边界
随着口味创新愈演愈烈,相关争议也随之浮现。今年5月,某社交平台出现”DJ烟西瓜味诱导未成年人”的投诉帖,引发广泛讨论。尽管品牌方立即下架了涉事的”西瓜泡泡糖”口味,但电子烟口味伦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颖指出:”当电子烟口味越来越接近糖果饮料时,确实存在弱化危害认知的风险。”
与此同时,行业正在形成新的自律标准。记者注意到,DJ烟最新产品外包装已加印”本产品含有尼古丁”的醒目警示,并取消了”零负担”“健康替代”等模糊宣传语。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这种规范化举措使未成年人误购率下降12个百分点。
全球视野下的口味竞赛:中国品牌的突围之路
对比国际市场,中国电子烟口味研发呈现明显差异化特征。美国FDA在2022年全面禁售调味电子烟后,Juul等品牌转向烟草基础口味;而英国市场仍以薄荷醇为主流。DJ烟出口事业部负责人透露,其”桂花酒酿”口味在东南亚市场大获成功,”当地经销商反馈,这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复合口味让中国品牌具备了不可替代性”。
行业分析师张野指出:”电子烟正在经历从尼古丁输送工具到感官体验载体的转型,DJ烟的成功在于把’回味’这个中式饮食文化概念移植到产品设计中。”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烟出口额同比增长89%,其中调味产品占比首次突破60%。
(后续内容继续围绕具体产品测评、消费者访谈、行业政策分析等展开,此处因篇幅限制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