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免税烟代购网真实可靠且价格优惠”的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声称可以提供”货真价实”的免税香烟代购服务。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同时也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免税烟代购市场乱象丛生
据记者调查发现,近期确实有多家自称”免税烟代购”的网站活跃在网络平台。这些网站通常标榜”正品保证”、”海关渠道”、”价格优惠30%-50%“等宣传语,吸引了不少烟民关注。
“我上个月通过一个代购网站买了两条某品牌香烟,价格确实比实体店便宜近40%。”北京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但收到货后发现包装和口感都与正品有明显差异,怀疑买到了假烟。”
类似张先生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上海市消费者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接到的关于”免税烟代购”投诉已达127起,同比增长230%。主要问题集中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收款不发货等方面。
典型案例:百万假烟案告破
今年5月,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假烟案,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犯罪团伙正是通过建立”免税烟代购网”吸引客户,实际上销售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搭建网站和网络推广,有人负责联系地下工厂生产假烟,还有人专门负责物流配送。他们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以”免税”“正品”为幌子实施诈骗。
“这些假烟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广州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假烟往往使用劣质烟叶,添加过量有害物质,危害远大于正规香烟。”
专业人士解析代购骗局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部专家王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正规免税香烟的销售渠道有严格限制,个人代购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香烟零售必须取得专卖许可证。所谓’免税烟代购’,要么是走私,要么是假烟,不存在合法合规的中间地带。”王明强调。
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芳则提醒消费者:”网络代购香烟存在多重风险。首先可能买到假货;其次资金安全无法保障;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纠纷,维权将非常困难。”
监管部门的应对措施
针对日益猖獗的免税烟代购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联合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违法网络售烟案件356起,关闭违规网站及账号1200余个。部分电商平台也加强了对”香烟”“代购”等关键词的过滤和监控。
“我们正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售烟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也呼吁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切勿轻信网络上的免税代购宣传。”
消费者如何识别骗局
面对五花八门的免税烟代购广告,普通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伪?业内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查看网站备案信息:正规电商网站都有ICP备案,可在工信部网站查询真伪
- 核实商品来源: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进货凭证和免税证明
- 警惕超低价格:如果价格低于市场价30%以上,基本可以判定有问题
- 选择安全支付:拒绝直接转账,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更有保障
- 索要发票:正规商家都应提供发票,拒绝提供发票的多半有问题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被’免税”低价’等字眼迷惑。”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强调,”购买烟草制品还是应该到持有专卖许可证的实体店铺,这样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消费者认知的提高,专家预测免税烟代购这一灰色市场将逐步萎缩。与此同时,正规跨境电商平台可能会成为免税商品流通的新渠道。
“我们正在研究在海南自贸港等特定区域试点线上免税品销售,通过正规渠道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但这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认证流程,确保商品真实可靠。”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建立合法、透明、可控的免税商品流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代购乱象。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也需要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支付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