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专递!淘宝能买到正品香烟的店铺”鱼目混珠”

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网反映,在淘宝平台购买到疑似假冒香烟产品。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平台明令禁止烟草制品交易,但仍有商家通过”暗语”“代购”等形式规避监管,形成灰色产业链。这些店铺往往以”烟标收藏”“空盒回收”为幌子,实际进行香烟销售,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一、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高价买来山寨货

来自杭州的徐先生向记者展示其在淘宝店铺”老烟枪收藏阁”购买的”中华香烟”,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扫码验证显示”无此商品信息”。”商家坚称是外贸版,拒绝退货。”徐先生表示,该店铺商品页面标注”烟盒收藏品”,实际客服会引导买家私聊下单。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2023年8月,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起涉案金额超200万元的网络售假案,犯罪团伙通过淘宝店铺”南洋烟草代购”销售假冒知名品牌香烟,采用”付款后线下发货”模式逃避平台监管。执法人员发现,该店铺累计交易记录达3700余笔。

二、平台现”术语黑话”交易 监管存盲区

记者以”烟标”“烟盒”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大量可疑店铺。其中”怀旧烟标社”商品详情页使用”口粮”“子弹”等暗语,客服确认”可安排配套内容物”。更有商家在宝贝描述中直接标注”懂的来”“VX详谈”等诱导性信息。

中国控烟协会2023年度报告显示,电商平台烟草类违规商品举报量同比上升42%,其中约65%通过第三方社交软件完成交易。部分商家甚至采用”分拆发货”方式,将烟支与包装分开寄送以规避检查。

三、法律专家:网络售烟涉嫌多重违法

“根据《烟草专卖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指出,涉事商家可能同时触犯《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及《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的”净网2023”专项行动中,已下架违规商品链接12.8万条,但仍有商家不断更换马甲重新上架。某淘宝店铺经营者向记者透露:”被查封就换个营业执照再开,关键词用拼音缩写就能躲过筛查。”

四、消费者维权遭遇”三难”困境

记者梳理投诉平台数据发现,消费者维权主要面临三大难点:
1. 证据固定难:商家多采用即时通讯工具沟通,交易记录易被删除
2. 责任认定难:平台常以”用户私下交易”为由推诿责任
3. 损失追偿难:涉事店铺保证金往往不足以赔付

2023年11月,上海虹口区法院审理的某网络售假案中,原告因无法证明所购假烟来自被告店铺,最终败诉。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

五、监管技术升级 多部门联动打击

目前淘宝平台已上线”烟草类目专项治理”系统,通过AI识别图片中的烟盒特征,2023年第四季度自动拦截违规商品超4.2万件。但业内人士坦言,完全杜绝难度较大:”就像打地鼠,封一个账号可能冒出两个新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推进”全网通查”系统建设,实现跨平台违规主体追踪。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数据共享,对异常包裹进行重点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