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标注”货真价实”的全国香烟价格表图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引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这份详细列明各省市主流香烟品牌零售价的价格表,被不少烟民称为”购烟指南”,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烟草价格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价格表图走红网络 成消费者”防坑利器”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看到,这份价格表图按省份分类,清晰标注了中华、玉溪、黄鹤楼等30余个常见品牌香烟的官方建议零售价。以软中华为例,图表显示全国统一零售价为650元/条,不同地区允许有5%的价格浮动空间。
“上周在景区被收了750元,看到这个表才知道被宰了。”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保存的价格表图。类似的情况在旅游城市尤为常见,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就查处了7家违规加价销售香烟的旅游商店。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价格表特别用红字标注了”货真价实”字样。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分析指出:”这个表述既是对价格真实性的承诺,也暗示消费者可以据此监督商家定价。”
电子化监管显成效 扫码即可验证价格
随着价格表的传播,多地烟草专卖局加快了价格透明化步伐。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便利店看到,每种香烟的价签旁都新增了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跳转至官方价格查询页面。
“系统每1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能确保显示最新核准价格。”北京市烟草专卖局价格处负责人介绍,该市自2023年10月推行”阳光价格”工程以来,香烟价格投诉量同比下降42%。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广东省走在前列。通过”粤烟通”小程序,消费者不仅能查询实时价格,还能举报违规行为。数据显示,该平台上线半年累计处理价格类投诉136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7万元。
价格差异仍存 专家呼吁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尽管监管力度加大,区域价格差异问题仍然存在。记者对比发现,同款硬盒芙蓉王在湖南售价230元/条,到了北京就涨至250元/条。这种差异主要源于运输成本和地区消费水平等因素。
中国价格协会烟草专业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需建立更科学的区域价格协调机制。该报告建议参考欧盟经验,对跨省销售香烟设定价格浮动上限,同时加强省际价格信息共享。
消费者权益保护升级 多地推出创新举措
围绕香烟价格透明化,各地相继推出特色服务:
– 上海市在12345热线增设”烟草价格专席”,平均30分钟响应投诉
– 成都市开展”明码标价示范店”评选,达标店铺获准使用特制价格标签
– 西安市试点”价格保险”,消费者购买高于指导价的香烟可获得差价赔偿
这些创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据全国烟草专卖局统计,2024年一季度全国香烟价格相关投诉量环比下降27%,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至91.6分。
行业变革进行时 电子烟纳入价格监管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新版价格表首次将电子烟纳入监管范围。记者看到,表中详细列明了悦刻、魔笛等主流电子烟品牌的市场指导价,烟弹价格普遍控制在99-129元/盒区间。
深圳某电子烟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自去年纳入烟草专卖管理后,电子烟价格波动幅度从原来的±30%缩减到±10%。”江苏、浙江等地已开始要求电子烟门店配置统一的价格查询终端。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持续加强和价格透明度提高,我国烟草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下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价格监测平台和智能预警系统将成为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