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香烟批发烟货到付款”货真价实”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以”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为噱头的网络销售骗局。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2023年上半年共查处此类违法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5亿元。这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发布”厂家直供”“免税香烟”等虚假广告,通过货到付款方式规避监管,实则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或劣质烟草制品。

一、典型案例触目惊心

1. 浙江破获特大假烟网络案

2023年3月,杭州警方摧毁一个横跨6省的假烟销售网络。犯罪团伙通过微信发展下级代理,以”中华香烟批发价280元/条”为诱饵,采用货到付款方式销售。经查,该团伙累计销售假烟20余万条,涉案金额5600万元。检测显示,这些假烟使用劣质烟叶,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

2. 深圳查获跨境走私香烟

5月12日,深圳海关在跨境电商包裹中查获伪装成”电子配件”的走私香烟1200条。嫌疑人通过境外网站接单,宣称”免税香烟正品保证”,实际为东南亚地下作坊生产的仿冒品。经追踪,该团伙利用17个虚假收货地址进行分销。

3. 江苏老年消费者受骗案

6月,连云港市民王先生收到”烟草公司周年庆”短信,以市场价6折订购10条”南京九五至尊”,货到付款后才发现是劣质假烟。类似案件中,60岁以上受骗者占比达34%,不法分子专门针对不熟悉网购的老年人群体。

二、违法销售四大特征

  1. 价格异常低廉
    通常标注”免税价”“内部渠道”,如软中华报价280-350元/条(市场价650+),利用差价诱惑消费者。

  2. 支付方式单一
    只支持货到付款或加密货币支付,拒绝第三方担保交易,逃避资金追溯。

  3. 物流信息造假
    使用虚假发货地,部分显示”香港仓直邮”,实际从内地小作坊发货。

  4. 质量无法保障

  5. 烟丝掺入纸屑、香精

  6. 过滤嘴使用工业纤维

  7. 包装防伪标识仿制粗糙

三、专业机构检测报告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查获的”货到付款”香烟抽样显示:

检测项目 正品标准 假冒样品数据 超标倍数
焦油量 ≤11mg/支 32.5mg/支 2.95倍
一氧化碳 ≤10mg/支 28.7mg/支 2.87倍
甲醛含量 ≤3.0μg/支 9.8μg/支 3.27倍

四、消费者维权困境

  1. 取证难度大
  2. 无正规购买凭证
  3. 快递单未注明商品详情
  4. 卖家收款后立即注销账号

  5. 索赔渠道缺失
    83%的受骗者因”单笔金额不足3000元”达不到立案标准,且民事诉讼面临被告身份不明的问题。

  6. 健康损害隐蔽
    假烟重金属超标可能造成慢性中毒,但短期内难以举证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五、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国家烟草专卖局自2023年4月起开展”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整治:
– 清理社交平台涉烟广告2.3万条
– 封禁违规账号1.7万个
– 建立物流企业黑名单制度
– 推广”一物一码”溯源系统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正规卷烟应通过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购买,并开具印有32位烟草专卖喷码的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