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海关连续查获多起外烟走私大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和电商渠道上,大量标榜”一手货源”“货真价实”的外烟供应商活跃其中,形成了一条从境外采购到国内分销的灰色产业链。
一、走私大案频发:外烟非法交易触目惊心
2023年8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特大外烟走私案,现场查获万宝路、爱喜等品牌香烟20余万条,案值约1.2亿元。走私团伙通过”水客”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香烟从香港走私入境,再通过社交平台发展下级代理。
2024年3月,厦门海关摧毁一个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外烟的犯罪网络。该团伙通过伪造订单、虚报品名等方式,在一年内走私外烟50余万条,涉案金额超3亿元。
二、线上交易猖獗:”一手货源”暗藏猫腻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外烟一手货源”,立即弹出数百个相关账号。这些账号大多使用”厂家直供”“免税正品”等宣传语,并附上各种外烟图片和价格表。
一位自称”十年老供应商”的微商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货品”:日本七星280元/条、韩国爱喜220元/条,比正规进口渠道便宜40%左右。当记者询问货源时,对方含糊其辞:”有特殊渠道,保证是真货。”
三、走私链条调查:从采购到分销的灰色路径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所谓”一手货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
- 边境走私:通过中越、中缅等边境地区偷运入境
- 免税店套购:利用免税额度大量购买后非法倒卖
- 跨境电商漏洞:伪造”个人自用”订单进行走私
- 国际邮包夹带:将香烟拆散后混装在其他商品中邮寄
一位曾从事外烟走私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些烟看似便宜,但要么是走私的,要么就是假冒的。真正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外烟,价格不可能这么低。”
四、质量隐患重重: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表示,这些非法流通的外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 存储条件差:走私香烟往往在潮湿、高温环境下长期存放,导致霉变
- 成分不明:部分外烟焦油量、尼古丁含量严重超标
- 假冒伪劣:市场上流通的所谓”外烟”有相当比例是假冒产品
- 售后无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
2023年10月,浙江某消费者因吸食网购”外烟”出现严重不适,后经检测发现该香烟甲醛含量超标6倍。
五、监管持续加码:多方合力打击走私
针对外烟走私乱象,相关部门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海关总署开展”国门利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香烟等商品走私
- 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强市场监管,2023年全国查处外烟违法案件1.2万起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多家电商平台,要求清理外烟非法销售信息
- 公安机关加大对走私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2024年已摧毁数十个走私网络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相关法规,未经许可经营烟草制品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六、消费者警示:如何识别非法外烟
专家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 价格异常低廉:正规进口外烟含税价格较高,明显低价的多为走私或假货
- 包装标识不全:正规进口外烟必须有中文标识和完税证明
- 销售渠道可疑: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正规外烟只能在持证零售店购买
- 支付方式隐蔽:走私商多要求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不留交易凭证
上海市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警示:网购外烟不仅违法,还可能危害健康,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