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进口香烟代购网站1688批发平台”鱼目混珠”

近日,记者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国内多家以”进口香烟代购”为名的网站,通过1688批发平台进行大规模非法交易。这些商家利用平台审核漏洞,将走私香烟伪装成”外贸样品”“食品添加剂”等商品进行交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挂羊头卖狗肉”乱象

在1688平台搜索”进口香烟”关键词,系统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展示”。但记者更换”外烟”“免税烟”等关键词后,立即出现大量相关供应商。其中名为”环球外贸商行”的店铺,将万宝路香烟标注为”马来西亚食品香料”,成交记录显示30天内已售出217箱。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商家采用”图片遮挡法”逃避监管。某家标注”德国代购”的店铺展示的雪茄图片中,产品外包装被刻意用彩色胶带遮挡品牌标识,商品详情页则用”高利润外贸尾单”等暗示性描述吸引买家。

二、走私香烟借道社交平台分销

调查发现,这些商家普遍采用”平台接单+社交平台交易”的模式。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某供应商时,对方立即要求添加微信详谈。在微信沟通中,卖家明确表示:”平台上只是摆个样子,真要货得走线下支付。”

2023年12月,广州海关破获的走私案正与此模式相关。犯罪嫌疑人通过1688店铺招揽客户,实际通过越南边境走私香烟,利用快递”化整为零”发货,涉案金额达2300万元。海关人员透露,走私团伙会故意将香烟与茶叶混装,或使用”电子配件”“汽车零件”等虚假品名报关。

三、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反映,其通过某代购网站购买的”日本免税七星烟”,到货后发现是假冒产品。”烟丝发黑,抽起来有异味,但卖家以’个人口感差异’为由拒绝退货。”由于交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投诉维权异常困难。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23年第四季度查处的案件中,约67%的网购假烟来自类似的代购渠道。稽查人员指出,这些假烟多使用工业香精和劣质烟叶,焦油含量远超国家标准,部分样品检测出重金属超标。

四、平台监管存明显漏洞

记者测试发现,虽然1688平台设有”违禁品自动过滤系统”,但只需将商品类目改为”办公用品”“家居装饰”等普通类别,就能成功上架烟草制品。某店铺客服甚至”传授经验”:”标题不要带烟字,用拼音或谐音字代替。”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七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进入平台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审核。但实际操作中,1688平台对海量商品主要依赖关键词过滤,人工审核比例不足5%,给不法商家留下可乘之机。

五、跨境走私形成产业链

福建某海关缉私分局提供的案件资料显示,走私团伙已形成”境外采购-边境偷运-平台分销”的完整链条。2023年查获的”7.12”专案中,犯罪团伙在1688开设12家虚拟店铺,通过修改IP地址伪装成不同商家,实际由同一团伙操控。

更隐蔽的是,部分商家采用”代购+拼单”模式。深圳某”韩国代购”店铺要求买家凑满50条才发货,宣称”节省国际运费”,实则通过降低单次发货数量规避海关抽查。税务部门测算,每条走私香烟可逃避约60元的进口环节税收。

六、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治

面对日益猖獗的线上烟草走私,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4年1月启动”净网2024”专项行动。截至3月底,已查处违法网站137个,其中涉及1688平台的店铺达41家。值得注意的是,28家被查处店铺在关停后,很快又以新注册主体重新上架同类商品。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行”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的双重验证机制,要求平台对高频交易、异常价格的店铺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建立”违法商户黑名单”数据库,实现跨平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