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标注为”中华香烟批发零售价格表”的清单在网络广泛流传,清单中详细列出了不同规格中华香烟的批发价与零售指导价,并特别标注”货真价实”字样。这份价格表的曝光引发社会各界对烟草市场定价机制的关注,同时也让”天价烟”等市场乱象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价格表曝光显示完整价差体系
根据网络流传的价格表显示,中华(硬盒)单条批发价为583元,零售指导价700元;中华(软盒)批发价873元,零售价1000元;中华(金中支)批发价高达1200元,零售价则达到1500元。这份标注”2023年最新版”的价格表还包含10余个细分品类,价差幅度普遍维持在20%-25%之间。
“这个价格体系与行业内部掌握的数据基本吻合。”某省级烟草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各级经销渠道有明确的差价率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经销商突破限价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价格表中特别用红字标注”货真价实”承诺,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对市场上仿冒产品和价格乱象的回应。
南京查获特大假烟案牵出灰色产业链
就在价格表流传的同日,南京市烟草专卖局通报破获一起案值超2000万元的假冒中华香烟案。执法人员在某物流园区查获假冒”中华”“南京”等品牌香烟1.2万条,包装仿真度极高。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假烟以正品30%-50%的价格通过社交平台销售,主要流向中小型烟酒店和婚庆市场。
“假烟冲击是导致价格混乱的重要原因。”中国控烟协会高级顾问支修益教授指出,2022年全国查处假烟案件2.1万起,涉案金额同比增长17%,其中高端品牌仿冒现象尤为严重。这些非法产品不仅扰乱市场秩序,其劣质原料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深圳某烟酒店因违规加价被吊销执照
今年3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引发行业震动。当地某烟酒店因将中华(软盒)售价抬高至1280元/条,超出指导价28%,被依法吊销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执法记录显示,该店还存在”搭售”行为,要求消费者购买指定金额的其他商品才能买中华烟。
“这不是个案。”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透露,在春节等消费旺季,部分商户利用供需关系人为抬价,有的甚至将特殊号码香烟(如”888”条码)炒至指导价3倍以上。对此,多地已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违规涨价案件3400余起。
电子烟冲击下的传统烟草市场变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子烟国家标准的实施,传统卷烟市场正面临新的竞争格局。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华香烟搜索量同比下滑12%,而部分合规电子烟产品搜索量增长超过200%。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使得部分烟草经销商开始采取更灵活的价格策略。
“但规范经营仍是底线。”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近期强调,所有烟草制品必须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任何形式的变相加价或低价倾销都属违规。据了解,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增加价格监管条款,明确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价格监测系统。
消费者呼吁加强价格透明度
在北京朝阳区某烟草专卖店,正在购买香烟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能像价格表那样明码标价当然好,但现在不同店铺价差很大,我们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这种困惑在受访者中颇具代表性。多家消费者权益组织建议,应推动烟草价格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简化举报流程。
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炜指出,烟草作为特殊商品,其价格管理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在坚持国家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渠道管控,如推广”一户一码”溯源系统,既保障合法经营者权益,也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全文约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