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以”云霄烟批发”为幌子的假冒伪劣烟草制品销售网络。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就查处相关案件120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
典型案例曝光:跨省制假售假网络被端
2023年4月,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犯罪团伙在云霄县设立所谓”正规批发店”作为掩护,实际在偏远山区设立地下工厂。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卷烟8.2万条,案值达5600万元。
“这些假烟包装几可乱真,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漳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介绍,该团伙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发展下线,以”厂家直销”“免税特供”为噱头,将假烟销往全国15个省份。
隐蔽销售手段层出不穷
调查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采用以下方式逃避监管:
- 网络暗语交易:在电商平台使用”云特产”“福建伴手礼”等隐晦名称,实际销售假烟
- 物流分拆发货:将整条卷烟拆分成单包,通过多个快递点分散发货
- 移动支付结算: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往来,增加追查难度
- 实体店掩护:在正规烟草店周边开设”姐妹店”,真假混卖
专业鉴别方法揭秘
上海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专家指出,消费者可通过”看、摸、闻、烧”四步法初步鉴别:
- 看:真烟包装印刷精细,烫金工艺立体感强;假烟常有套色不准、字体模糊等问题
- 摸:真烟薄膜平整光滑,假烟薄膜常有气泡、褶皱
- 闻:真烟开包后有自然烟草香,假烟常有刺鼻化学味
- 烧:真烟燃烧均匀灰白,假烟燃烧快且灰黑结块
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近期,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相继开展”清源”专项行动:
- 广州市查获假冒电子烟弹2.3万颗,涉案金额超800万元
- 杭州市破获利用直播平台销售假烟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 南京市查处6家涉嫌售假的”云霄特产店”,查扣假烟1200余条
消费者维权指南
法律专家提醒,购买到疑似假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保留购买凭证、支付记录等证据
- 立即向当地烟草专卖局举报(举报电话12313)
- 涉及金额较大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 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渠道维权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假烟案件5.6万起,同比增长23%。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特别针对”云霄烟”等地域标识被滥用的情况开展重点治理。
相关法律法规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