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香烟一手货源正规渠道”货真价实”

高价回收烟盒背后的秘密

2021年,浙江温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烟案,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调查发现,犯罪团伙通过高价回收中华、利群等高档香烟包装盒,装入劣质烟丝后以”一手货源”名义销售。该案共查获假烟生产线3条,包装设备12台,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

微信”一手货源”骗局频发

2023年3月,江苏南京警方通报一起网络售假烟案件。犯罪嫌疑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免税香烟一手货源”广告,声称”货真价实、支持验货”,实则通过伪造海关单据和免税标签实施诈骗。受害者达300余人,涉案金额超过800万元。警方提醒,我国对烟草专卖品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任何未经许可的网络售烟行为均属违法。

物流”暗度陈仓”手法曝光

2022年广东深圳海关查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香烟案。走私团伙将香烟伪报为”电子配件”,通过”水客”分批携带入境。该案共查获走私香烟15万条,案值约2000万元。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获各类走私香烟案件1700余起,同比增长23%。

“代购”背后的法律风险

2019年,上海某大学生因在校园内销售”免税店代购香烟”被查处。经查,其所谓的”一手货源”实为从不同零售店零散收购后加价倒卖。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个人不得经营烟草制品,该学生最终被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

制假工厂的”一条龙”服务

2020年福建漳州警方捣毁一个集生产、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假烟团伙。该团伙租用偏远农村民房作为生产窝点,从烟丝加工到包装印刷实现”全产业链”运作,日均产能可达2000条。警方现场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成品1.8万条,半成品3.5吨。

直播带货的新型陷阱

2023年初,某直播平台主播因推广”厂家直供香烟”被永久封号。调查发现,其宣称的”特殊渠道货源”实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产品。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络直播销售烟草制品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切勿轻信”特殊渠道”“内部价格”等宣传话术。

跨境”水货”的利益链条

2021年,中越边境侦破一起特大走私香烟案。犯罪团伙通过边境便道将越南产香烟偷运入境,再以”免税一手货源”名义销往内地。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查获走私香烟50余万条,摧毁了一个涉及运输、仓储、销售多个环节的犯罪网络。

真假掺卖的”行业潜规则”

2018年湖南长沙某烟酒店被查获销售假冒高档香烟。店主交代,为牟取暴利采取”真假掺卖”方式,将正品与假烟混合销售。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假冒”和天下”等品牌香烟1200余条,涉案金额达150万元。此类案件显示,所谓的”一手货源”往往暗藏猫腻。

许可证造假的”正规”外衣

2022年河北石家庄查处一起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案件。涉案人员通过PS技术伪造许可证件,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正规渠道香烟”。经查,其销售的香烟大部分为假冒伪劣产品。烟草专卖局强调,正规烟草零售许可证必须悬挂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消费者可通过官网查询真伪。

农村市场的监管盲区

2020年河南周口开展农村假烟专项整治行动,查获假冒伪劣香烟案件56起。调查发现,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农村市场监管相对薄弱的特点,将假烟伪装成”厂家直销”“一手货源”向农村小卖部倾销。这些假烟多使用工业香精和劣质烟叶,对人体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