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消费者反映通过”免税香烟全国货到付款”渠道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一条以”免税”“批发”为噱头的灰色产业链正在社交平台蔓延,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已超千万元。
一、”免税”噱头背后的价格陷阱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发现大量标注”免税店直供”“海关扣押品”的香烟广告。一款市场价650元的中华香烟,这里仅标价380元并承诺”全国包邮验货付款”。据广州白云区烟草专卖局通报,2023年查获的类似案件中,假冒香烟占比高达87%。
典型案例:深圳消费者遭遇”调包计”
2023年5月,深圳龙岗区张先生通过短视频广告订购10条”免税中华”,到付时发现外包装与正品无异。但拆封后发现:
– 烟丝掺杂劣质烟草
– 防伪标识无法通过官方验证
– 口感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
“快递员说他们只负责配送,有问题要找卖家,结果所有联系方式都失效了。”张先生向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卖家最后一条信息是”海关最近查得严,先避风头”。
二、犯罪团伙的三大欺诈套路
1. 虚假资质包装
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近期破获的案件中,犯罪团伙伪造:
– 海关免税商品证明
– 烟草专卖运输许可证
– 跨境电子商务备案
2. 货到付款的心理操控
浙江杭州警方披露,诈骗分子专门研究消费者心理:
– 设置98元低价试购装降低戒心
– 承诺”支持烟草局验货”
– 采用代收款快递规避平台监管
3. 真假混卖规避检测
2023年上海虹口区查获的仓库显示:
– 每条假烟中混入2包正品
– 使用正品空盒重新封装
– 激光打码机仿制专卖标识
三、触目惊心的造假内幕
记者暗访某假烟生产窝点发现:
– 每箱成本不足200元的劣质烟丝
– 化工染料调制的”中华红”色剂
– 含硫量超标的发霉烟草
– 家庭作坊式灌装设备
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报告显示,这类假烟中:
– 焦油含量超标3.8倍
– 含有铅、汞等重金属
– 霉菌总数超国家标准27倍
四、监管重拳出击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专项行动数据显示:
– 捣毁假烟窝点214个
– 查获假冒卷烟12.7万条
– 涉案金额达3.2亿元
广东、福建等地已建立:
– 快递面单大数据追踪系统
– 异地协查快速响应机制
– 假烟特征数据库
五、消费者如何识别陷阱
正规免税香烟必须具备:
1. 中国关税未付专用标识
2. 免税专卖激光防伪码
3. 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
上海市消费者协会提醒:
– 拒绝任何社交平台香烟交易
– 验货时核对三处防伪标识
– 发现异常立即拒收并报警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