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1688烟草批发网正规卖烟渠道”货真价实”

【爆点】”比实体店便宜一半!”——1688惊现”正规”烟草批发商

“正品保障,厂家直供,支持验货!”——这不是某电商平台的普通商品广告,而是1688平台上多家烟草批发店铺打出的诱人标语。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以B2B批发为主的阿里巴巴旗下平台,竟悄然成为部分商家违规销售烟草制品的”避风港”。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商家不仅公开售卖,还以”正规渠道”“货真价实”为卖点,吸引了大批寻求低价香烟的消费者。

平台现况:明目张胆的”烟草超市”

记者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批发”,立刻弹出数十家相关店铺。这些店铺页面设计专业,商品图片清晰,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一家名为”XX烟草批发”的店铺首页赫然标注:”厂家直销,保真免税,一条起批”。其销售的多款知名品牌香烟,价格仅为市场价的60%-70%。

“我们这边很多小超市都从这里进货,比烟草公司的便宜多了。”一位自称经营便利店的买家在商品评价中留言。而类似的评价在这些店铺中并不少见,有的甚至详细描述了交易过程和到货体验。

法律红线:网络售烟为何被明令禁止?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烟草制品实行专卖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从事烟草制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业务。更为关键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曾多次发文,明确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专卖品。

“网络售烟存在多重隐患。”北京市某区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首先是无法核实购买者年龄,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接触烟草;其次是难以监管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可能混入;最重要的是扰乱了国家烟草专卖体系,造成税收流失。”

平台回应:审核机制存在漏洞

面对记者的询问,1688平台客服最初表示”平台禁止烟草制品交易”,但当记者提供具体店铺链接后,客服改口称”会进行核实处理”。截至发稿,记者搜索到的多家烟草批发店铺仍正常营业。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平台前审核员透露:”像1688这样的B2B平台,商品种类繁多,审核主要依靠关键词过滤和人工抽查。有些商家会使用谐音、缩写或模糊描述来规避审核。”

灰色产业链:从”代购”到”一件代发”的演变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网络烟草卖家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早期多打着”烟具”“烟标收藏”等幌子,实际进行烟草交易;现在则直接标明”烟草批发”,但交易环节更加隐蔽。

“现在都是加微信私聊,平台只做个展示。”一位卖家向记者透露,”付款走其他渠道,发货也不用真实信息。”更有甚者,部分商家采用”一件代发”模式,声称”全国多地仓库直发,规避跨省运输检查”。

消费者陷阱:低价背后的高风险

尽管价格诱人,但网络购烟的风险不容忽视。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收到的香烟存在”味道不对”“包装粗糙”等问题,但因交易方式隐蔽,维权困难重重。

“我花600元买的一条烟,抽起来明显是假货,但卖家把我拉黑了,平台也说证据不足。”北京朝阳区的张先生无奈地说。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监管,这类交易还可能成为其他非法活动的掩护。

监管困境: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电商和社交平台的发展,烟草非法交易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某省级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坦言:”监管确实面临新挑战。这些交易往往跨区域、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而且违法成本低,查封一个店铺,很快又换个名字重新开张。”

法律专家指出,要根治这一问题,需要平台加强审核责任,完善关键词过滤和图像识别技术;同时监管部门应建立跨平台、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对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

国际对比:各国如何应对网络烟草交易?

放眼全球,网络烟草交易监管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美国FDA要求网络烟草卖家必须进行年龄验证并缴纳相应税款;欧盟则通过追踪系统对烟草产品流通进行全程监控;日本甚至立法要求网络售烟必须与政府系统对接,实时验证购买者身份。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有其特殊性,但可以参考这些国家在技术监管方面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某研究员建议,”比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产品追溯系统,要求所有交易必须登记备案。”

行业影响:正规渠道受冲击

网络非法烟草交易的泛滥,对合法经营者造成了不小冲击。”我们严格按照烟草公司的指导价销售,但这些网店低价倾销,顾客都跑光了。”北京海淀区一家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便利店老板抱怨道。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互联网涉烟案件1.2万余起,但业内人士估计,这仅是冰山一角。非法网络售烟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据估算,每年因此损失的烟草税可能超过百亿元。

公众健康: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环节

最令人忧心的是,网络售烟几乎没有任何年龄验证机制。中国控烟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12.5%的青少年吸烟者承认曾通过网络购买过香烟。

“在实体店买烟,至少店员会看一下身份证。但在网上,一个12岁的孩子也能轻松下单。”一位中学教师痛心地说。这种便捷的获取渠道,无疑加剧了青少年吸烟问题。

技术对抗:AI审核与规避的”猫鼠游戏”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售烟问题,部分平台开始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防控。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研发的图像识别系统能自动检测商品图片中的烟草制品,准确率超过90%。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记者发现,一些卖家开始使用经过处理的图片——比如将香烟盒P成书本或文具,或只在私聊时发送真实商品照片。更”专业”的卖家则使用代号交流,如”口粮”代指香烟,”红牛”代指某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