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刊反映,在某电商平台标注为”Milano烟官方旗舰店”的商户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经记者调查发现,该店铺通过仿冒正品包装、盗用品牌商标等方式误导消费者,已涉嫌构成商业欺诈。
一、事件回顾: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2023年5月,北京朝阳区消费者李先生通过平台搜索”Milano电子烟”,在显示为”官方旗舰店”的店铺购买了两套价值598元的换弹式产品。收到货品后发现:”外包装与实体店存在明显色差,防伪标识缺失,使用后出现严重漏油现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李先生要求店铺出示官方授权书时,客服先是发送了一份模糊的扫描件,在被质疑真实性后立即撤回消息,并改口称”我们是品牌直营,不需要授权”。
二、调查发现:三大造假证据链浮出水面
1. 资质文件存在明显漏洞
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店铺营业执照注册地为广东某地,而Milano品牌中国区总代理注册地显示为上海。店铺提供的”商标使用许可协议”中,甲方公章与品牌方备案印章存在明显差异。
2. 产品溯源信息自相矛盾
对比正品发现:
– 正品烟弹底部激光刻有12位追溯码
– 涉事店铺产品仅印有8位数字
– 官方客服确认”从未生产过8位编码产品”
3. 价格体系严重偏离市场
该店铺常以”工厂直供”名义开展促销:
– 单杆套装标价仅为官方渠道的6折
– 买三送一活动折算单价低于成本价
– 与品牌方确认”从未授权任何折扣促销”
三、行业乱象:电子烟售假已成黑色产业链
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2022年度报告显示:
– 线上假冒电子烟交易量同比增长47%
– 72%的仿冒品通过”旗舰店”“专卖店”等形式出现
– 单个造假窝点年获利可达千万元
2023年3月,深圳警方破获的”雷霆3号”行动中,查获的假冒Milano产品包装仿真度达90%,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造假团伙通过”真假混发”“批次掺假”等方式规避平台检测。
四、维权困境: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多位受害消费者反映维权时遭遇:
1. 平台要求提供品牌方假货鉴定报告,但官方鉴定需支付高额费用
2. 店铺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策略,旧店关闭后立即注册新店
3. 部分客服以”主观感受差异”为由拒绝退货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指出:”电商平台对旗舰店资质审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仅凭商家单方承诺就授予官方标识。”
五、专家支招:四步识别真假官方店
- 官网比对:通过品牌官网查询授权店铺清单
- 资质核验:要求店铺出示清晰的授权文件原件
- 细节观察:正品包装必有防伪涂层和追溯系统
- 价格判断:低于市场价30%以上需高度警惕
目前,已有消费者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集体投诉材料。本刊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并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电子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