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峰 报道
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刊反映,在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发平台发现大量标注”烟草专用”“原厂烟丝”的违规商品。记者历时两周调查发现,这些打着”茶叶”“香料”幌子的店铺,实际从事着非法烟草原料交易,部分货源甚至涉及走私烟叶和假冒注册商标案件。
一、平台惊现”茶叶专卖”烟草批发商
在1688平台搜索”烟丝”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但变换搜索方式后,”云南晒青毛茶”“特级香料粉”等商品链接中,却暗藏玄机。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销量排名前五的店铺,所有客服均在对话中承认实际销售的是烟草制品。
“这款勐海古树茶其实是红河烟丝,280元/公斤起批。”名为”滇南茶业”的店铺客服发来的实物照片显示,所谓”茶叶”实为切丝均匀的烟草原料。当记者询问是否具备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对方立即撤回消息并改口称”就是普通茶叶”。
二、走私烟叶混入批发渠道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跨境货源。某标注”东南亚进口香料”的店铺,经记者实地暗访发现,其仓库中堆积着印有缅甸文字的烟叶包装。今年3月,云南边境警方曾查获类似案件,犯罪团伙将境外烟叶伪装成”饲料添加剂”申报进口,最终通过1688等平台分销至各地。
“这些烟叶未经我国检疫,可能含有超标农药残留。”烟草质量监督检验站工程师李明(化名)指出,走私烟叶常使用高毒磷化铝进行熏蒸,重金属含量普遍超出国标3-5倍。
三、假冒品牌包装形成产业链
调查中还发现完整的假冒包装供应链。在1688某印刷店铺,客服明确表示可定制”任何品牌”的烟盒,包括中华、玉溪等知名商标,并提供”防伪码生成服务”。报价单显示,仿制硬中华包装盒1000个起订,单价仅1.2元。
2023年浙江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通过1688采购假冒包装后,将劣质烟丝分装成品牌卷烟,经微商渠道销售,涉案金额达4700万元。该案查获的假冒卷烟中,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2.8倍。
四、监管漏洞与平台责任
尽管《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烟草制品生产销售必须取得许可证,但平台审核机制存在明显缺陷。记者测试上传的”烟草专用”商品链接,仅因描述中包含”烟丝”字样被系统拦截,改为”特醇茗茶”后即通过审核。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周健律师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经营者资质负有审核义务。对于1688上持续存在的违规烟草交易,平台应当建立关键词库、图片识别等主动监测机制,而非仅依赖用户举报。
五、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例
山东消费者张先生向记者展示其在1688购买的”进口手卷烟丝”,经检测不仅含有霉变成分,尼古丁含量还低于包装标注值的60%。”卖家以’农产品不适用消法’为由拒绝退货,平台客服最终只补偿了50元优惠券。”
类似投诉在黑猫平台累计达217条,涉及”货不对板”“拒不开发票”等问题。由于烟草制品特殊性质,消费者维权时往往面临检测难、举证难等困境。
六、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针对网络非法烟草交易,广东、福建等地近期已启动专项行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5月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某1688店铺因销售假冒电子烟弹被处以38万元罚款,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通过正规烟草专卖渠道购买产品,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品牌卷烟”保持警惕。发现网络违规销售行为,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