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时刻!1688免税香烟批发直供”货真价实”

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爆料称,在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发平台上存在多家宣称”免税香烟批发直供”的店铺,这些店铺以”货真价实”“一手货源”为卖点,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香烟批发交易。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经营行为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目前已有部分店铺被平台下架处理。

平台现”免税香烟”批发产业链

记者在1688平台搜索”免税香烟”关键词发现,虽然平台已屏蔽部分敏感词,但仍有商家通过”免税代购”“跨境烟品”等隐晦表述开展业务。一家名为”环球免税贸易”的店铺页面显示,其提供的”中华(硬)”香烟批发价仅为市场价的6折,商品详情页明确标注”机场免税店直供”“保证正品”等字样。

据该店铺客服透露,消费者需一次性购买至少50条起批,可通过”特殊渠道”规避海关检查。当记者询问经营资质时,客服表示”有内部关系”,但拒绝出示烟草专卖许可证。

多地破获类似网络售烟案件

类似网络销售免税香烟案件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2023年5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香烟案,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犯罪团伙通过伪造跨境电商订单,将本应销往海外的免税香烟回流至国内市场销售。

更早的2021年,杭州警方查处的一个犯罪团伙通过在1688、淘宝等平台开设店铺,两年内销售各类免税香烟超10万条,非法获利近500万元。主犯王某最终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法律专家:已构成多重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李强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从事烟草制品批发业务。网络平台销售免税香烟涉嫌三项违法行为:

  1. 无证经营烟草专卖品
  2. 逃避国家税收监管
  3. 可能涉及走私犯罪

“免税商品本应限特定场所、特定人群购买,将其转为网络销售已改变商品属性。”李强表示,”平台方若未尽到审核义务,也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平台回应:持续打击违规店铺

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负责人回应称,1688平台严禁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非法交易,已建立关键词过滤、人工审核等多重机制。2023年一季度,平台主动下架违规烟草类商品链接超过1.2万条,封禁店铺800余家。

“我们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违规商家常采用谐音字、图片代替等隐蔽手段。”该负责人表示,”欢迎消费者通过平台举报通道提供线索,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处理。”

监管新规加大打击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22年11月联合多部门出台《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将网络销售烟草制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2023年以来,全国已开展多轮打击互联网非法售烟专项行动。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队长吴斌介绍,新型网络售烟往往具有三个特征:使用暗语交流、资金多层流转、物流信息隐匿。”我们正与电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物流信息倒查、资金流向追踪等手段锁定违法分子。”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除法律风险外,消费者购买此类”免税香烟”还存在多重隐患。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近期收到的投诉显示,有消费者花费2万元购买的所谓”免税中华”经检测为假冒产品,但因交易通过社交软件完成,维权十分困难。

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提醒:”正规渠道的香烟都有专属物流编码和税标,所谓’免税批发’要么是假烟,要么就是走私烟,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

行业呼吁完善监管技术

面对日益隐蔽的网络售烟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伟建议,监管部门应升级技术手段:”可借鉴金融系统反洗钱模式,建立烟草制品全流程追溯系统,对异常交易进行预警。”

中国控烟协会也呼吁电商平台加强主体责任,完善关键词库和图片识别技术,从源头上阻断违法信息传播。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指出:”部分平台对入驻商家资质审核流于形式,这是违规烟草交易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记者手记:暗访交易全过程

为核实情况,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某自称”免税香烟总代理”的卖家。对方要求添加微信详谈,在微信中发来详细价目表,显示各类品牌香烟价格比市价低30%-50%。

“最近查得严,我们改用冷链车运输,包装成食品发货。”该卖家透露,为规避风险,他们要求客户全额付款后才安排发货,且不提供任何票据。当记者提出验货要求时,对方立即终止了对话。

次日,记者发现该卖家在1688平台的店铺已被关闭,但其微信朋友圈仍在更新各种香烟广告,并提示”老客户推荐新客可享额外折扣”。

跨境走私形成灰色产业链

海关总署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共查获走私香烟案件1256起,案值逾15亿元。这些走私烟多来自东南亚地区,通过边境偷运或伪报品名方式入境,最终流向网络销售渠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完整的走私链条包含境外采购、边境转运、仓储分销等多个环节。”有些团伙甚至在境外设立空壳公司,伪造进出口单据,使走私行为更具隐蔽性。”

平台治理面临技术挑战

互联网观察人士马杰指出,电商平台治理违规烟草交易存在两大难点:”一是违法分子不断更新规避手段,比如用’香火因’等谐音词逃避关键词过滤;二是部分交易转入私域流量,平台难以监控。”

他建议平台方应建立”商家信用档案”,对频繁被投诉的店铺提高审查频率,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对接,形成治理合力。

消费者举报渠道一览

针对网络违规售烟行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
– 全国烟草专卖市场监管服务热线:12313
– 国家邮政局举报中心:官网在线举报
– 各大电商平台内置的”举报商家”功能
– 所在地烟草专卖局稽查部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