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免税外烟批发一手货源”的广告在多个社交平台流传,宣称”货真价实”“海关扣押正品”。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号称”免税正品”的外烟批发已形成完整地下产业链,涉及走私、假冒等多个违法环节。
一、暗访:社交平台惊现”免税外烟”批发广告
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个名为”环球免税烟品”的账号近期频繁发布广告视频。画面中整齐码放着万宝路、七星等知名外烟,配文”海关扣押正品,支持验货”“厂家直供,价格美丽”。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后,对方发来详细价目表:
- 万宝路(硬红):380元/条
- 七星(蓝莓爆珠):420元/条
- 爱喜(幻变):350元/条
价格仅为正规进口香烟的40%-60%。对方承诺”量大从优”,并展示所谓的”海关扣押证明”照片。
二、案例:多地破获特大走私香烟案
2023年5月,深圳海关通报一起案值超2亿元的香烟走私案。犯罪团伙通过”水客”蚂蚁搬家方式,从香港走私香烟至内地,再通过电商平台以”免税正品”名义销售。现场查获香烟20余万条,涉及20多个国际品牌。
无独有偶,2022年11月,杭州警方摧毁一个特大制售假烟网络。该团伙在境外设立工厂,仿制知名外烟包装,通过”免税代购”渠道流入市场。经检测,这些香烟使用劣质烟叶,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
三、调查:灰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免税外烟”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 走私入境:通过边境偷运、夹带等方式逃避关税
- 假冒生产:地下作坊仿制外烟包装
- 真烟回流:免税店购买后违规二次销售
某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这些销售者常伪造海关文件,实际上99%的所谓’海关扣押货’都是假冒或走私品。”
四、危害:质量与税收双重损失
- 健康风险:走私烟未经质检,可能含有超标有害物质。2021年某地查获的走私烟中检出剧毒农药残留。
- 税收流失: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每年因走私香烟造成的税收损失超百亿元。
- 市场混乱:正品经销商遭受不正当竞争,某品牌代理商表示”假货导致正规渠道销量下降30%“。
五、监管:多部门联合打击非法烟草贸易
近期,海关总署开展”国门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香烟走私。2023年上半年共查获走私香烟案件1567起,同比增长23%。
同时,各大电商平台也加强管控。淘宝网数据显示,2023年已下架”免税烟”“外贸烟”等违规商品12万件,封禁店铺2300余家。
六、消费者警示:如何辨别真伪
- 查看标识:正规进口香烟必须有中文警示语和完税标签
- 价格比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多为假货
- 渠道核实:通过”中国烟草市场网”查询授权经销商
- 扫码验证:部分品牌支持防伪二维码查验
某品牌打假负责人提醒:”所谓’支持专柜验货’多是幌子,专柜根本不提供验货服务。”
(文中涉及企业名称、个人账号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