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B2B平台1688上出现大量标注”免税香烟”“海关罚没”字样的烟草批发商,号称提供”市场价3折起”的进货渠道。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物美价廉”的货源多涉及走私、假烟等违法交易,已引发多地执法部门专项整治。
一、平台现”白菜价”香烟 商家宣称”正规报关”
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批发”,显示超过2000家供应商。其中”XX烟草贸易公司”主页标注”中华软包批发价180元/条”,仅为市场建议零售价700元的2.5折。商家客服向咨询者保证:”全部是海关扣押的正品,带防伪码可查验”。
类似案例在多地出现实体化迹象。2023年8月,浙江台州海关破获案值2.3亿元的走私香烟案,犯罪分子正是通过在电商平台发布”低价正品烟”广告发展下线。查获的12万条香烟中,70%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二、走私香烟产业链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这些低价香烟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流通:
1. 边境走私:广西某口岸查获的案件中,走私团伙将香烟伪装成建材运输,单次走私量超500箱
2. 假冒伪劣:江苏警方2023年摧毁的制假窝点,用劣质烟叶仿制中华、玉溪等品牌,成本不足30元/条
3. 真烟非法回流:部分出口免税香烟通过”水客”携带入境,深圳海关年度查获量达40余万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法香烟多通过社交平台完成交易。在某微信群内,卖家以”1688看货+微信成交”模式规避平台监管,采用”茶叶”“文具”等代号进行沟通。
三、健康与税收双重危害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每年因非法烟草造成的税收损失超过300亿元。更严重的是,走私香烟往往不符合国家标准:
– 焦油含量超标1.8倍
– 重金属含量达正规产品6倍
– 缺乏质量追溯体系
2023年9月,湖南某医院收治多名出现咳血症状的青少年,调查发现均长期吸食网购”低价香烟”。检测显示,这些香烟含有过量硫磺等非法添加剂。
四、监管重拳整治乱象
目前多部门已开展联合行动:
– 国家市场总局约谈1688等平台,下架违规商品1.2万件
– 云南建立边境”智慧缉私”系统,查获案件同比上升47%
– 浙江试点”烟草溯源二维码”,已覆盖全省85%零售终端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未经许可经营烟草制品将面临违法经营额1-5倍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广州宣判的一起案件中,主犯因销售假烟获刑7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