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多地公安机关破获多起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香烟批发一手货源”信息实施非法经营的案件。记者调查发现,在微信、贴吧等平台,”广东香烟批发一手货源最新联系方式”“货真价实”等关键词成为不法分子招揽生意的”暗号”,背后隐藏着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典型案例:佛山特大非法经营香烟案告破
2023年11月,佛山市公安局联合烟草专卖局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特大非法经营香烟案。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抖音发布”广东香烟批发一手货源”短视频,以”厂家直供”“免税香烟”为噱头,吸引全国多地经销商下单。经查,该团伙通过伪造烟草专卖许可证,从境外走私香烟并在国内分装销售,现场查获假冒品牌香烟1.2万条。
“这些所谓’一手货源’往往以低于市场价30%-50%的价格吸引买家。”办案民警透露,该团伙使用的联系微信号在半年内更换了5次,收款账户均为购买的他人银行卡。
二、暗访调查:非法交易呈现三大特征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暗访发现,当前非法香烟交易呈现新特点:
-
隐蔽化联络:不法分子不再直接标注”香烟”字样,而是使用”口粮”“特货”等暗语,联系方式多隐藏在图片水印或需要”验资”后才提供。
-
物流分包:为规避检查,采用”化整为零”方式发货,将整箱香烟拆分成多个小包裹,通过不同快递公司发出。东莞某物流园工作人员透露:”有的客户要求每单不超过10条,运费到付。”
-
支付多元化:除常规转账外,开始使用虚拟货币、购物平台代付款等新型支付手段。广州白云区某涉案商家甚至要求客户在电商平台下单”纸巾”“玩具”等虚拟商品完成交易。
三、监管动态:多部门开展”利剑2024”专项行动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查处非法经营卷烟案件1.7万起,同比增长23%。今年1月起,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六部门联合开展”利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 网络平台违规发布烟草广告行为
- 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活动
- 免税店香烟非法回流市场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3月新修订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电子烟网络销售,这对传统卷烟非法网络交易也形成震慑。
四、消费者警示:识别非法经营的四个关键点
- 资质验证:合法烟草批发商必须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 价格陷阱:正规渠道香烟全国统一批发价,所谓”免税价”“内部价”均涉嫌违法。
- 包装特征:真烟外包装有32位激光防伪码,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电话验证。
- 交易方式:拒绝”现金交易”“私下转账”等非正规支付要求。
深圳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提醒:”近期查获的假烟中,部分使用工业香精勾兑,甲醛含量超标12倍,严重危害健康。”
五、行业观察:供需失衡催生灰色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广东作为烟草消费大省,年卷烟消费量约350万箱,但正规渠道供给仅能满足80%左右的需求。这种供需缺口,加上高额利润驱动(每条香烟非法利润可达50-200元),导致地下交易屡禁不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明指出:”要根治非法烟草交易,需建立’疏堵结合’机制,一方面加强边境管控和网络监测,另一方面应合理调整烟草制品区域调配政策。”
(注: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具体案件信息来自广东省公安厅新闻发布会公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