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部分烟酒店铺出现标榜”台湾阿里山”品牌的香烟热销现象,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售价在45-60元/包的香烟主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流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厦门海关刚查获一起案值超2000万元的阿里山香烟走私案,暴露出该品牌香烟在国内市场的监管漏洞。
一、长春市场暗流涌动 特殊包装香烟引关注
在长春市朝阳区桂林路商圈,记者以顾客身份暗访了5家烟酒店铺,其中2家明确表示”有阿里山香烟现货”。一家位于立信街的店铺老板从柜台下方取出印有繁体字包装的香烟:”正品阿里山,55一包,要的多可以便宜。”
该香烟包装呈现鲜明的”宝岛风情”设计,烟盒侧面印有”台湾金台湾烟草公司制造”字样,但未见到大陆规定的健康警示图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深圳警方破获的假烟案中,查获的2.8万条假冒阿里山香烟正是采用类似包装。
二、走私香烟形成灰色产业链
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正规进口香烟必须贴有”中国关税未付”专标,而市面上流通的阿里山香烟大多缺少这个标识。2022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全国查获的走私香烟中,阿里山品牌占比达17%,仅次于传统走私大户”南洋双喜”。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烟有些是海上走私入境,有些是国内地下作坊仿制。”去年9月,珠海警方就摧毁了一个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的制售假烟团伙,其生产的假冒阿里山香烟通过物流发往全国20余个省市。
三、消费者认知存在误区
在随机采访中,多位购买者表示是被”台湾烟品质更好”的宣传吸引。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朋友说这个烟焦油量低,抽起来不呛喉。”但实际上,2023年国家烟草质检中心抽检显示,非正规渠道阿里山香烟的焦油含量普遍超标40%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猎奇心理进行炒作。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发现,有长春本地博主发布”阿里山香烟品鉴”视频,评论区出现多个疑似烟贩的导流账号。这种网络推广模式与去年杭州破获的”微信卖烟”案作案手法高度相似。
四、监管重拳持续出击
吉林省烟草专卖局今年已开展三次专项整治,累计查获非法卷烟1.2万条。相关负责人强调:”所有未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香烟都属于违法经营,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既无法保障质量,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销售非法渠道卷烟可处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全国已有37人因非法经营卷烟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健康警示不容忽视
长春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建军提醒:”走私烟往往未经严格质量检测,可能含有超标有害物质。”他特别指出,去年接诊的多个肺结节病例患者都有长期吸食非法进口烟的习惯。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烟草消费进入旺季。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两个月烟草市场监管力度将持续加大。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烟盒上的32位防伪码,或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产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