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正品烟草网上商城”货真价实”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各类商品纷纷”触网”,烟草制品也不例外。在众多宣称”货真价实”的正品烟草网上商城中,究竟哪些是真正值得信赖的?本报记者历时三个月,对国内多家知名烟草电商平台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行业乱象:假烟泛滥触目惊心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销售假烟案,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犯罪团伙通过自建电商平台,以”正品保证”“厂家直销”为噱头,销售假冒知名品牌卷烟。此案共查获假烟30余万条,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

无独有偶,2022年8月,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了一个利用直播带货销售假烟的犯罪网络。该团伙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直播,以”内部渠道”“免税特供”为诱饵,日均销售额超过50万元。

“这些假烟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更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网络烟草销售已成为假烟流通的重要渠道。”

二、正品认证:如何辨别真伪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正规电商平台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防伪体系。以”中烟官方商城”为例,该平台所有商品均配备独一无二的追溯码,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官网或专用APP进行验证。

“我们与各地烟草专卖局建立了数据直连,确保每一包烟都能追溯到具体零售户。”平台负责人介绍,”同时采用’一物一码’技术,杜绝串货和假冒。”

另一家获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烟云汇”平台则引入了区块链技术。记者体验发现,在该平台购买的每条香烟都附有区块链电子凭证,记录从生产到配送的全流程信息,且无法篡改。

三、监管升级:多部门联合整治

2023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明确要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清理违法违规网络售烟行为。

“我们建立了’线上巡查+线下打击’的工作机制。”某省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通过大数据分析,已识别出137个涉嫌非法售烟的网站和APP,其中89个已被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消费者起诉电商平台销售假烟的案件。法院最终判决平台承担三倍赔偿责任,并责令其在首页连续30日发布致歉声明。此案被视为网络烟草销售领域具有标志意义的司法判例。

四、消费警示:避开这些”陷阱”

在调查中,记者总结出网络购烟的几大风险点:

  1. 低价诱惑:某平台标榜”免税烟特惠”,中华软包售价仅为市场价6折。经检测,该产品为高仿假烟,使用劣质烟丝和过量香精。

  2. 虚假认证:部分网站展示伪造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甚至PS与知名烟草企业负责人的”合影”。

  3. 跨境走私:一些平台以”代购”名义销售未经检验的境外香烟,涉嫌走私。2022年深圳海关就查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香烟案,案值超8000万元。

  4. 支付异常:正规平台均通过企业账户收款,而非法商家往往要求消费者转账至个人账户或使用虚拟货币交易。

五、行业转型:正规军的突围之路

面对乱象,部分持证平台开始探索创新模式。记者了解到,”烟易购”平台近期推出了”透明工厂”直播,实时展示合作烟厂的生产线;”烟草之家”则与顺丰速运合作,开发了专用配送箱和温控系统,确保产品品质。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指出:”消费者应选择具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平台,查验其公示的许可证编号是否真实有效。同时保留交易凭证,发现问题及时向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投诉。”

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和行业自律增强,网络烟草销售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打假治乱非一日之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货真价实”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