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低价正品香烟价格表”物美价廉”

近日,一份名为《2023全国低价正品香烟价格表》的电子文档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其中罗列了包括”中华”“玉溪”“黄鹤楼”等知名品牌在内的上百种香烟批发价,部分产品标价较市场零售价低30%-50%,文档封面赫然印着”厂家直供”“物美价廉”等宣传语。这份价格表的出现不仅引发烟民群体关注,更将”低价香烟”这一敏感话题再次推向舆论风口。

价格表曝光:软中华每条低至450元引抢购潮

记者获得的这份价格表显示,硬盒中华香烟标注”批发价”为380元/条(市场零售价约500元),软盒中华低至450元/条(市场零售约700元)。云南某烟草经销商向记者证实:”这个价格确实低于正常批发价20%左右,除非是免税渠道或者特殊促销。”价格表流传后,多地出现”代购”服务,某二手交易平台数据显示,相关关键词搜索量一周内暴涨470%。

2023年8月,江苏淮安警方破获的跨省假烟案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类似”低价正品”话术发展下线。该案查获假冒”南京”“利群”等品牌香烟1.2万条,涉案金额超600万元。办案民警透露:”这些假烟使用劣质烟叶和过量香精,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

行业调查:低价香烟三大来源渠道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低价香烟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免税店违规倒卖。2022年深圳海关查获的”水客”走私案中,涉案团伙利用”蚂蚁搬家”方式将免税香烟偷运入境;二是跨区域窜货。某些地区为完成销售指标会低价放货,2021年某中烟公司就因违规跨区销售被处以300万元罚款;三是假冒伪劣产品。中国烟草总公司2022年打假数据显示,全年查处假烟案件2.8万起,收缴假烟92.4亿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电商平台存在隐蔽销售行为。记者在某个宣称”茶商”的微信店铺发现,实际通过”黑话”进行香烟交易,如”硬中”代表硬中华、”1916”指黄鹤楼1916系列。中国控烟协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63.7%的青少年吸烟者首次购烟渠道为网络平台。

健康警示:低价诱惑下的健康代价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烟草控制技术官员孙佳妮指出:”价格是影响烟草消费的最敏感因素,每降低10%的价格会导致4%的消费增长。”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0%的目标,但当前吸烟率仍达26.6%。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鸿指出临床观察到的现象:”低价香烟消费者往往因成本降低而增加吸烟量,我们接诊的慢阻肺患者中,吸食廉价烟者的病情进展速度比吸正规烟者快1.5倍。”上海市疾控中心2022年检测数据显示,部分低价香烟的焦油含量比标称值高出28%,一氧化碳释放量超标41%。

监管动态:多部门开展”守护成长”专项行动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截至7月底已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案件562起。2023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违者最高可处20万元罚款。

法律专家提醒,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销售伪劣卷烟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即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2023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已起诉涉烟犯罪案件217件,同比增长31%。